中新網8月7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加拿大統計局日前公布2016年人口普查的家庭、婚姻和語言部分報告,顯示全加國講普通話人口首次超越粵語,成為英語和法語之外,民眾使用最多的母語,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大溫哥華地區。西門菲沙大學(SFU)城市項目主任甄瑞謙研究并自制有關溫哥華地區操普通話和粵語人士的分布圖。結果顯示,說普通話的人過去十年大增逾1.7倍。 甄瑞謙表示,希望通過普通話和粵語人士分布特點,幫助公眾了解大溫地區族裔的多元化,即使華裔之間都有語言差異。 過去10年粵語人口只增52% 甄瑞謙當地時間8月4日受訪時說:“這種變化讓人驚訝,顯然過去10年里,一切都變得非常之快。”他解釋說,目前大溫地區說普通話的人數較2006年增長175%,而說粵語人數的增長僅得52%。這就顯示了,2006年以后加國華裔移民的主力軍,基本上來自中國大陸,另外就是臺灣。 至于兩種語言在大溫地區的分布,甄瑞謙解釋道,說普通話的人群主要集中在溫西、南素里和南本拿比,粵語人群則分布在溫東、北本拿比。而有“小香港”之稱的列治文,普通話和粵語則幾乎是各占一半。 他還說,有意思的是從分布圖來看,普通話人群聚集的地區都是房價相對較高,側面反映了這些新移民相對較為富有。 甄瑞謙表示,他制作這張普通話、粵語人口地圖,是想讓公眾了解大溫族裔多元化的特點,即使是華裔之間也都有語言差異;從而希望市民無論操哪一種語言在此地生活,都要互相尊重和幫助,合力共建小區。 分布圖也有利當局制訂政策 當問及這種族裔語言趨勢的變化,是否對房屋、教育有什么影響時,甄瑞謙回應道,相信對地產不會有太大影響,不過對地產經紀而言,如果他們想招攬更多生意,可能最好就是掌握普通話和粵語能力。 甄瑞謙提到,在教育方面要確保多元化,不能僅傳授一種語言。他說,對于小區上試圖拯救粵語的人士來說,他們正面臨挑戰,因為粵語地位在今天備受威脅,這種過去主流的移民語言,目前在大溫主要小區中的統治地位下降中。 甄瑞謙認為,這張分布圖其實也對大溫各市鎮政府制訂公共政策時有一定啟示。他舉例說,早前溫市府就華埠擬興建一幢柏文大樓咨詢民意,華端口的主導語言是粵語,針對這一特點,市府就能在咨詢會安排正確的傳譯員,讓非粵語民眾也可以參與其事。 |
相關閱讀:
- [ 07-17]普通話普及令粵語式微?地方語言根植生活不會消亡
- [ 05-19]保護方言與推廣普通話并不對立
- [ 04-24]習近平與特朗普通話:望各方避免加劇朝鮮半島局勢緊張
- [ 04-11]安倍與特朗普通話 稱日本支持美國對敘軍事行動
- [ 04-10]普通話過"二甲"才算會說普通話?能看懂新聞就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