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觀眾在6月初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現場體驗人工智能產品。 趙晨光攝(人民視覺) 2017年8月4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應用阿里巴巴領先的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澳門構建城市治理的人工智能中樞。據介紹,“城市大腦”是目前全球最龐大的人工智能系統,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登月計劃”。 事實上,這只是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飛速發展的一個例子。最近以來,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在不斷突破自身的同時,逐漸站上世界潮頭。 成果喜人 最近,在一系列世界人工智能比賽或排名中,來自中國的團隊不斷斬獲佳績。 前不久,在一年一度的計算機視覺領域權威比賽“ImageNet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中,來自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 研發團隊的孫剛和胡杰與來自牛津大學的申麗合作,提出SE架構,以2.3%的識別錯誤率榮獲物體識別冠軍。這家中國公司,去年才成立,就已擁有多位世界頂尖的深度學習專家。 7月18日,在由斯坦福大學發起的一項機器閱讀與理解比賽中,由科大訊飛與哈工大聯合實驗室提交的模型,在全球自然語言理解研究領域脫穎而出躍居頭名。這也是中國本土研究機構在這場國際頂級機器閱讀比賽中首次奪冠。 而在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6月16日公布的2017年全球云計算魔力象限中,阿里云緊跟亞馬遜、微軟、谷歌之后進入前四。這也是中國云計算廠商首次躋身其中。 此外,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中國企業,也大量招攬了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頂級人才,甚至在硅谷專門設立實驗室。以螞蟻金服為例,其人工智能團隊是整個公司博士比例和海歸比例最高的團隊。 外界矚目 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飛速發展,很早就引起了外界關注。在7月的一篇報道中,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舉了兩個今年年初的例子。一個是微軟高管陸奇宣布,不再任職這家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而是出任百度公司的首席運營官。一個是今年1月底,人工智能發展協會推遲了年會日期,原因是其既定日期與中國春節沖突。 “這些事件再次表明,中國在某些人工智能領域的地位僅次于美國——甚至已經超過美國。”《經濟學人》這樣感慨。 這個判斷并非毫無根據。今年6月底,咨詢公司普華永道在《人工智能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中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達到15.3萬億美元的規模,其中中國預計將獲益7萬億美元,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大受益國。與之相比,美國雖然是最早受人工智能影響,但預計獲益只有3.7萬億美元。 動能強勁 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來自哪里?答案可能是,來自政府和龐大的市場的支持。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這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第一個系統部署的文件。其中明確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更為外界廣泛矚目的,是中國龐大的市場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
相關閱讀:
- [ 08-07]機器聽懂人類語言還需時日 人工智能“威脅論”為時尚早
- [ 08-03]中國推出首檔人工智能科學挑戰類節目
- [ 08-03]機器人自創語言聊天?人工智能,我該愛你還是怕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