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記者梁天韻)“空白合同”靠譜嗎?如何防范用人單位提供“雙面合同”?簽了“生死合同”怎么辦?……當前正處高校畢業生求職、入職高峰,北京市總工會提醒,不要拿到合同就簽,小心掉入陷阱。 北京市總工會日前發布提示,勞動合同的簽訂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用工約定雙方權益保障的憑證,但有些企業會利用強勢地位,故意做假,侵犯勞動者權益。 例如,法律規定的必備條款不填、卻讓勞動者先簽名的“空白合同”;缺少待遇、解除合同及違約行為的追究條款等必要細節的“簡單合同”;為了應付勞動保障部門檢查,準備“雙面合同”,符合法律的一份僅由用人單位保管,另一份不合法律的才由雙方各持;不與勞動者協商,權利義務一邊倒的“暗箱合同”等。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簽署合同的雙方是平等的,任何條例的簽訂和更改都需要雙方達成一致。”北京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發生糾紛,根據上述“問題合同”難以認定雙方責任,往往倒向對用人單位有利的一面。 此外,常見的“問題合同”還有“抵押合同”,指少數用人單位違法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要求勞動者將證件或財物作為抵押后才能上班。當用人單位隨意辭退勞動者時,則以種種理由不退還。 在一些特殊行業,還存在“生死合同”,即要求勞動者“出現傷病自理”“如有意外企業概不負責”等。據介紹,即使簽訂了“生死合同”,只要是對方原因造成的工傷,勞動者仍可向勞動保障及法律部門提出仲裁或訴訟。 北京市總工會提醒,簽訂勞動合同切勿心急,需認真核準各項內容,如有疑問可向工會尋求幫助。根據勞動合同法,工會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并與用人單位建立集體協商機制,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相關閱讀:
- [ 05-23]海外“打洋工”需警惕 應維護自身勞動權益
- [ 02-23]貸款公司不靠譜:經理說不清公司和老板名字(圖)
- [ 01-03]公交車駕駛員有吸毒行為 用人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
- [ 12-30]上班期間造成重大損失 用人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
- [ 12-01]最高法:“末位淘汰”與解除勞動合同之間不能等同
- [ 11-10]聚焦“立法宗旨” 公眾為何對勞動合同法或修訂如此敏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