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南京最大規模老城更新全面啟動 “塌陷地”將變身“黃金地”
2017-08-23 18:05:06? ?來源: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新華報業網訊 南京市鼓樓區8月11日宣布高規格啟動鐵北改造,這意味著南京最大規模的老城更新全面啟動。此前,南京玄武區和棲霞區已啟動各自的鐵北片區改造。除南京大鐵北,包括蘇州姑蘇區、無錫梁溪區在內,江蘇省內多地成熟城區進入大規模老城更新改造。 人往哪去、錢從哪來,什么將被摒棄、什么又能被留下?對于這些熱點問題,新一輪老城更新如何回答備受關注。摒棄房地產導向,堅持發展為人,重視產城融合,南京鐵北更新點“鐵”成“金”值得期待。 江蘇省城“塌陷地”將變身“黃金地” 在南京主城北部,從長江大橋南堡到滬寧鐵路沿線以北,被南京人稱為鐵北地區,這片由幕府山、長江、滬寧城際鐵路圍合的區域,面積達40多平方公里,橫跨鼓樓、玄武和棲霞三區,居住人口約40萬,是南京主城唯一未完成城市現代化改造的大規模人口密集居住區。 這里工廠眾多,曾集中50多家化工企業;城中村密布,有沈陽村、伍佰村等20多個大型城中村;違建普遍,三個區各有幾十萬甚至一兩百萬平方米的違章搭建。 家住邁皋橋的沈玉華,在城北工作生活30多年。她說,城北人打招呼,問“去哪”,答“進城”。她所在小區離南京主城的核心——新街口不到10公里。在南京人眼中,城北好比是塌陷的城市。 參與鐵北改造規劃編制的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趙薇認為,城北坐擁火車站、玄武湖、紫金山、幕府山和長江,山水城林風貌突出,是都市極為難得的稀缺資源。未來隨著地鐵6號線、9號線的進入,鐵北交通可達性提高,更為關鍵的是,南京出臺專門政策,允許鐵北工業用地改變用地性質,鐵北更新優勢疊加,動力十足。 鐵北的價值正在被市場認可。就在上個月,鐵北燕子磯G29商辦住混合用地經過377輪競價,耗時3個多小時,最后以72億元成交,高于起拍價25億元。 南京市玄武區區委書記徐曙海認為,南京鐵北寸土寸金,其價值遠未得到體現,鐵北改造的目標不能局限于跟上城市發展的步伐,而是要定位于打造特大城市產城融合的典范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領跑者。 城市升級緊扣人的宜居 在城市改造中,很多城市提檔升級變靚了,但改造過的片區跟原先在這里居住的市民卻沒了關系,他們搬到遠離城中心的安置片區。推倒重來、騰地換人,這樣的做法加上城市改造后的房價躍升,往往導致改造過的城市“容”不下原住居民。 城市形象、政府財政、資本利益與原住居民利益,如何兼顧平衡,是老城改造必須直面的問題。在鐵北,織補更新已取代拆遷成為改造的主流。 沈玉華形容自己所住的南塑新村曾像“貧民窟”——出門要在垃圾污水中找落腳地,一樓全是違建,有的一個院落租給好幾個外來家庭。前年小區拆違出新后,變得干凈整潔。“我現在就喜歡告訴別人‘家住邁皋橋’,很多人曉得城北變化大。”她說。 棲霞區區委書記邢正軍介紹,這幾年區里投入數十億元,用于邁皋橋地區的功能修補和環境整理,邁皋橋老舊小區全部完成出新,亂、臟、擠的邁皋橋地區發生顛覆性變化。 從大規模拆遷到全面出新,政府不再光盤算著眼前的經濟賬。鼓樓區提出,鼓樓鐵北片區的113個老舊小區都要出新改造,惠及居民6萬戶。而棲霞、玄武兩區,同樣將宜居擺在鐵北更新的首要位置。宜居,不僅是為吸引高端人才,同樣為服務現有居民。 以趙薇的職業判斷和生活經驗,她認為老城的吸引力很大程度源自其生活便利。對很多人來說,家門口包子店的意義遠勝于周邊的地標建筑。她介紹,鐵北紅山片區將延續并彰顯原有的小街區密路網肌理,充分考慮街邊商業店鋪以及各個層級社區服務設施的配設。 城市生態和城市功能決定城市宜居度。江蘇省城鎮化和城鄉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小卉認為,以往老城改造更多著眼于土地再開發,此輪老城更新聚焦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恰逢國家提出“雙修”(生態修補和城市修復),南京鐵北更新,若做得好,能成為“雙修”典范。 培育高端產業不戀快錢 當前,城市發展遭遇土地瓶頸,開辟新的發展空間成為各地推進城市更新的一大動力。 根據玄武鐵北片區更新規劃,該片區擁有1340畝可供深度開發的土地儲備,將建造210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140萬平方米的高端住宅和60萬平方米的科技研發載體。 鼓樓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而鐵北片區占地即達15平方公里,鼓樓有意在鐵北挖掘千畝產業用地,建設200萬平方米產業載體。鼓樓區區委書記張一新介紹,鼓樓計劃用5年全面拉開鐵北更新改造框架,總投入預計逾250億元。 鐵北更新不僅是提升城市形態,完善城市功能,更緊要的是培育高端產業。鼓樓鐵北片區主要發展以幕府綠色小鎮為龍頭的互聯網信息產業,以濱江、五塘、和燕路為引爆點的商務商貿業,以及長江大橋東片區的文旅產業。 培育產業,就要摒棄一錘子買賣的房地產導向思維。一味依賴地價或房租收益,忽視城市長遠發展,再優質的空間也會滑向低端。根據規劃,鐵北三個片區的產業載體面積遠超過房地產開發面積,鐵北不能重蹈房地產開發損耗城市長遠活力的覆轍。 玄武區副區長、鐵北紅山新城管委會主任李大海介紹,紅山新城談項目,聚焦點在能引進什么樣的企業,能培育什么樣的產業,每個項目有何核心競爭力,每一寸土地都要做精心思考。在紅山南路,玄武拿出沿線300畝地發展科研,為城市未來蓄能。 值得關注的是,在鐵北的土地利用規劃中,功能混合用地成為主導。玄武區的混合用地達上千畝,在土地招拍掛階段植入產業發展需求,要求拿地企業自持物業要占相當比例。今年2月,沈陽村地塊出讓地上面積2.3萬平方米,拿地企業自持面積不低于1萬平方米。城市改造一度被地產開發主導,開發商和投資客追求短期回本賺錢,分割銷售普遍,為地方后續引進產業項目留下諸多障礙。 玄武區的紅山地區,棲霞區的燕子磯地區,因為工業的撤出,留出成片的開發空間,而鼓樓區的鐵北片區,建設密度高,地塊規模小。張一新透露,鼓樓將為鐵北更新成立項目公司,每個項目均建立數學模型分析,緊盯產業細化、精準招商,鐵北改造總體上能實現資金平衡。 無論產業調整,還是功能完善,城市更新都將更加凸顯城市特色風貌,更好地服務并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讓人成為城市升級的最大受益者。 |
相關閱讀:
- [ 08-22]【治國理政新實踐 內蒙古篇】八大亮點成為內蒙古經濟發展主旋律
- [ 08-21]金磚國家代表縱論治國理政 有哪些精彩言論?
- [ 08-21]金磚國家加強治國理政交流 推動再創金磚合作"金色十年"
- [ 08-20]【治國理政新實踐·廣西篇】廣西樂業打造全國首個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基地"
- [ 08-20]【治國理政新實踐?山西篇】山西向深度貧困宣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