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的一天,趙明和楊暾所在的中隊接到命令,縣城某街區有制爆團伙施爆,現場還有爆炸物未引爆,需立即趕赴現場排爆除險。身為指導員,又是排爆小組組長,既是家中獨子,又是準爸爸,在走向爆炸物的那一刻,趙明的心跳有點加速。
圖為趙明(中)與排爆小組成員進行裝備研習。 攝影 王博 用生命換生命 拆彈并非“剪線”般簡單 回憶起那次“戰斗”,趙明和楊暾仍心有余悸。 2014年10月的一天,趙明和楊暾所在的中隊接到命令,縣城某街區有制爆團伙施爆,現場還有爆炸物未引爆,需立即趕赴現場排爆除險。 縱然“彩排”了無數次,但真正的“戰斗”來了,趙明的內心還是充滿忐忑,“萬一”開頭的假設像彈幕一樣在腦海里不斷浮現?!芭疟⒉皇请娨晞±镅莸募艏t線黃線那么簡單。現場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周圍都是門面房和居民樓,又有許多圍觀百姓,他們不能有閃失啊!”趙明的忐忑來自于對于群眾安全的考慮。作為指導員,他還要考慮參戰人員和戰術的問題。 經過甄別、判定電路種類和走向等預處理,趙明和楊暾決定手工拆除爆炸物。請示過現場指揮官后,趙明和楊暾穿上排爆服,拿著工具箱,走向爆炸物。 “我倆走過去的時候,心里沒想別的,就想著把訓練的東西都用上,協同配合拆除爆炸物。”趙明說。 趙明拿著繩鉤,憑著經驗輕輕勾了幾根電線后,示意楊暾。兩人將目標鎖定為一根灰色電線。準備就緒,楊暾拿起剪刀,一剪子下去……一切平安。倆人舒了口氣,將爆炸物轉移至排爆罐里。 提了五個小時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脫下厚重的排爆服,倆人這才發現早已汗如雨下。一整天沒吃沒喝,這才感覺到早已餓得前胸貼后背。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