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進行時·廣西篇】廣西天等縣:“車間”建村頭 致富有奔頭
2017-08-27 15:18:56??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掙錢顧家兩不誤 農玉留坐在縫紉機前,熟練地擺弄著一塊牛皮,5分鐘左右,一雙精美的手套呈現眼前,收入1元錢。農玉留是都康鄉龍布村上柳屯的一名貧困戶。 “每天能做80-100雙,月收入近3000元。”農玉留說。 幾年前,農玉留的丈夫患尿毒癥病逝,留下她和一個孩子以及巨額債務。“上有70多歲的家婆,下有5歲的孩子,我只能留在家里照顧老小,靠種點水稻玉米為生,日子過得很苦。幸好村頭有了這家手套廠。” 白天到手套廠打工,中午抽空回家喂養肉豬,不但還了債,還攢下了一筆資金,在后山種下10多畝柑橘,農玉留的生活漸好。 雅迪制衣廠的員工多數需要接送小孩上下學,該廠實行彈性管理。員工每天早上送完小孩,再來上班;到放學時間,她們又去接小孩。 廠房里堆放布料的桌子,一到放學時間,就挪出位置,讓小朋友們放書包。 “并不是只有建在村頭巷尾的‘小車間’才是‘扶貧車間’,經過半年探索,‘扶貧車間’拓展至5種。宜工則工,宜養則養,宜種則種。”天等縣委書記吳強說。 進遠鄉和平村112戶貧困戶與廣西滿愿商貿有限公司簽訂香豬寄養協議,委托公司統一代養,年底分紅,成為當地“扶貧養殖車間”的有效探索。 扶貧種植車間。根據貧困戶的特點、意向,充分利用全縣21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社會能人和專業大戶以種植基地為中心,傳、幫、帶貧困戶發展產業。目前,全縣300多個種植專業大戶,幫扶2000戶貧困戶發展指天椒、葡萄、芋頭等種植業。 鑫達手套廠是加工扶貧車間發源地,全縣已建起加工扶貧車間30個,提供就業崗位1927個,吸納貧困勞動力514人。 休閑旅游扶貧車間。特色景區、休閑山莊、農家樂等吸納貧困人口,入股分紅、勞動力分紅輻射帶動700多戶貧困戶,年人均增收500元。 貿易扶貧車間。以訂單農業為核心,鼓勵現代農業示范區企業與農戶簽訂收購訂單,帶動農戶統一種植、統一銷售。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