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檢兩院組織法迎來大修 用法律制度鞏固司法體制改革成果 司法責任制被分別寫入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總則部分。根據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修訂草案明確設立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打破了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等現象,是對近年來司法體制改革成果的總結和歸納。 此次修法,擬將“兩個任何”法律化,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有權拒絕從事違反法定職責的活動。從法律上明確,任何人不能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從事違反法定職責的事情,任何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不得干預法官、檢察官依法辦案。 8月28日,人民法院組織法修訂草案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 現行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于1979年7月頒布,1980年1月施行。人民法院組織法共3章40條,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共3章28條。此次修訂,人民法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擴展到6章66條、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訂草案擴展到6章60條,修改完善的量較大,既包括對原條文的修改,也包括此次新增加的內容。 “現行兩院組織法已頒布實施30多年,不少內容陳舊僵化,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改革的需要,也無法體現黨中央的一些重大決策部署。因此,這次修改是適應時代變化的,十分必要。”對于此次大修,曾擔任國家法官學院教學部主任、司法審判研究中心主任,現中國政法大學民事訴訟法研究所所長、教授畢玉謙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兩院組織法的修改,屬于司法管理體制頂層設計上的改革,是一種良性的塑造。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屬于穩健性的修法,符合司法規律,體現時代精神,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司法責任制原則寫入總則 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第一章總則部分,為兩院工作確立了多項基本原則,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設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適用法律人人平等,司法公正,司法民主,司法公開和司法責任制等原則。這些基本原則的規定,主要是根據審判工作、檢察工作的要求以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實踐作出的,基本上都有法律依據。 “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法,司法責任制被分別寫入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總則部分。根據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偉東認為,司法責任制這一內容作為基本原則在總則中出現,是對這五年來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個肯定,是一個重大的進步。 “這一規定可以說濃縮了我國五年司法體制改革的兩個基本點。”楊偉東分析指出,一是讓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這是改革花了很多功夫去做的內容,包括內外職權的匹配、員額制、人財物省級統管等,這些內容都是圍繞實現司法獨立進行的。”二是司法責任制,“也就是說,給了法院、檢察院權限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即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 在楊偉東看來,此次把司法責任制規定在總則的基本原則中,其地位是不一樣的。但他認為,這個規定夠不夠,還值得討論。 “這一基本原則是需要一系列制度加以保障的,包括如何追責等,這些都需要在兩院組織法中體現。但兩院組織法中沒有責任方面的規定。因此,如何落實司法責任制原則,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兩院組織法中能有細化的規定更好,如果沒有,可以運用其他責任追究機制來保障這個原則落實到位。”楊偉東說。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雷也認為,兩院組織法修訂草案中關于司法責任制的規定仍有較大的完善空間。“司法責任制是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的牛鼻子,但目前修訂草案的規定多是原則性規定,對于兩高關于司法責任制的相關文件吸收不夠,司法責任的追究應當明確以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為追責范圍,追責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司改中已經建立并開始運行的懲戒委員會的第三方監督作用。” |
相關閱讀:
- [ 08-29]最高法發布公司法最新司法解釋 強化對股東法定知情權的保護
- [ 08-28]司法考試改革將引發哪些法律職業資格變化?
- [ 08-28]最高法:當公司治理機制受到破壞 司法就應介入
- [ 08-28]中國擬將國家統一司法考試修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 [ 08-28]最高法:股東濫用權利致公司不分配利潤 司法可干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