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強調,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質量基礎。 《意見》提出,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要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為根本目的,堅持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到2020年,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建設質量強國取得明顯成效,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質量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智能化、消費友好的中高端產品供給大幅增加,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比重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實現價值鏈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質量效益特征更加明顯,服務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快,以技術、技能、知識等為要素的質量競爭型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形成一批質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區域質量水平整體躍升。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區域特色資源、環境容量和產業基礎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產業梯度轉移和質量升級同步推進,區域經濟呈現互聯互通和差異化發展格局,涌現出一批特色小鎮和區域質量品牌。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充分釋放。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系統完整、高效運行,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對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社會治理、對外交往的支撐更加有力。 《意見》還對全面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破除質量提升瓶頸;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改革完善質量發展政策和制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等幾方面工作提出了詳細規劃和要求。 縱深 哪些消費品要提質升級? 加快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支撐民眾消費升級需求。推動企業發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變、向中高端邁進。推動家用電器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改善空氣凈化器等新興家電產品的功能和消費體驗,優化電飯鍋等小家電產品的外觀和功能設計。強化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新型視聽產品的信息安全、隱私保護,提高關鍵元器件制造能力。鞏固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箱包等傳統產業的優勢地位。培育壯大民族日化產業。提高兒童用品安全性、趣味性,加大“銀發經濟”群體和失能群體產品供給。大力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產品,推動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多樣化發展。 質量監管將有哪些舉措? 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跨區域和跨境執法協作。加強進口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健全質量違法行為記錄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處罰等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嚴格落實汽車等產品的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探索建立第三方質量擔保爭議處理機制。完善產品傷害監測體系,提高產品安全、環保、可靠性等要求和標準。實施服務質量監測基礎建設工程。建立責任明確、反應及時、處置高效的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 堅持促發展和保底線并重,加強質量促進的立法研究,強化對質量創新的鼓勵、引導、保護。研究修訂產品質量法,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服務業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擔保、缺陷產品召回等領域立法工作。改革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全面清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加快向國際通行的產品認證制度轉變。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及風險調查制度。建立健全產品損害賠償、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和社會幫扶并行發展的多元救濟機制。加快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質量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如何考核政府領導工作? 健全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加強對質量發展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協調機制,統籌質量發展規劃制定、質量強國建設、質量品牌發展、質量基礎建設。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質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質量管理和隊伍能力建設,認真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強化市、縣政府質量監管職責,構建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 探索建立中央質量督察工作機制,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將質量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探索構建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新型質量統計評價體系。健全質量統計分析制度,定期發布質量狀況分析報告。 |
相關閱讀:
- [ 02-23]漳州將工商系統納入“氣質”監控方陣 開展機動車污染控制質量監管
- [ 02-21]福建成立人防工程監理協會 加強工程質量監管
- [ 07-27]晉安區督查督辦重點環境問題 強化空氣質量監管
- [ 03-16]工商總局中消協:流通領域質量監管 線上線下全覆蓋
- [ 10-31]鹽業經營放開要確保質量監管過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