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奉節縣平安鄉,喻德兵在蔬菜大棚修剪枝葉。 記者謝智強 攝 鄒遠珍 記者 謝智強 攝 奉節縣平安鄉位于該縣西北角,與云陽、巫溪接界,曾是交通死角,也幾乎是當地最貧窮的鄉鎮之一。這里,土石山區與丘陵溝壑相伴,許多村子封閉落后,猶如一潭死水。 然而,日前記者在平安鄉采訪時發現,鄉里的道路平整了,道路兩旁新種下的辣椒、豆腐柴等長勢良好,孕育著脫貧的希望。 人心齊,發展方向才能明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人心散,搬米難。” 因為長期貧窮又偏遠,平安鄉的人,心氣普遍不高,老百姓在村里掙不到錢,紛紛外出打工,剩下的人大多游手好閑。或許因為這些原因,平安鄉的群眾滿意度一直上不去。 要脫貧,沒有精氣神哪成?于是,駐村工作隊和鄉干部們,使出了渾身解數。 平安鄉文昌村扶貧駐村工作隊原隊長唐可人剛進村時,正趕上全市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要逐戶摸底調查,識真貧、真識貧。 “誰家是真窮?算收入怎么算,你去誰家都說自己窮。”唐可人回憶說,市里、縣里都明確文昌村是重點幫扶村,發展啥項目脫貧?一開始,不管村兩委出什么高招,老百姓既不相信也不買賬。 唐可人忙得暈頭轉向也沒號準脈,脫貧工作一度沒有進展。“但待在村里久了,慢慢發現人家老黨員、老村干部坐下來,和老百姓拉拉家常就能立刻把政策溝通了,把事情‘擺平了’?!被剡^神來的唐可人和隊員們挨家挨戶走村串戶,虛心向老黨員和老村干部請教學習,有時候還拉上他們一道,去村民家里做工作。 “姜還是老的辣,人心齊了,村風正了,各項工作立刻順了?!碧瓶扇苏f,在摸清貧困戶底數方面,老黨員要比他們有經驗——比如說,一位老黨員建議,只算貧困戶家里的基礎數據,地有幾畝、機械工具有幾臺,不然老實人要吃虧,聰明人占便宜。 規矩立對了,老百姓都擁護?!捌鋵?,很多時候我們就少老百姓一句話,原先缺乏溝通方式,干啥都覺得熱臉貼個冷屁股。現在心氣兒齊,辦個事情,大家勁兒都能使上?!碧瓶扇苏f。 基礎牢,發展動力才能強 心氣兒足是好事,但脫貧攻堅不能光憑一腔熱血,還得找對貧困痛點,精準發力,這樣才能長久地讓老百姓滿意。 平安鄉的最大痛點,就是交通。 地處奉節縣西北角、距縣城90公里,長期以來都是交通死角,這是平安鄉的基本情況。對外交通方面,過去從鄉里到縣城要兩個半小時車程,導致產品出不去,也進不來;對內交通方面,許多撤并村都不通公路,尤其是桃樹片區的桃樹、長坪、向子3個村,離場鎮最遠,要翻過兩座大山,橫渡一條大河,近3000村民要趕鄉場,須在奉節、云陽、巫溪3個縣之間來回穿行、折返,耗時4個小時才能抵達。 因此,交通問題成了老百姓反映最集中、最強烈的問題。“這是共性問題,每次開黨員代表大會或者村民大會,大伙開口閉口都要提到這個問題?!绷挚诖羼v村工作隊隊長蔡佳杞告訴記者。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平安鄉多次與巫溪縣古路鎮接洽,終于于去年底在對方境內修通了一條15公里長的高速公路連接道,通過巫溪縣的羊橋壩高速下道口、奉溪高速與奉節縣城相連,將到縣城的時間縮短到一個半小時。 在鄉內,鄉政府將通村、通社公路打包成項目,向上申報,尤其突出桃樹片區3個村交通建設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終于獲得縣相關部門的立項,撥付了400多萬元,新修了從梅溪河上山的3.8公里水泥路,并把到鄉場的公路一并硬化,大大方便村民出行。 新修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了梅溪河邊。明年,一座大橋將在河上架設起來,村民再也不用繞路,也不用走河上的吊橋,而是通過新修的梅溪河大橋,順順暢暢地買賣農產品——屆時,近3000村民到鄉場趕集,最多只要半個小時。 產業興,發展才能可持續 要脫貧,關鍵還要依賴產業發展。平安鄉老百姓一直以種植“三大坨”(苞谷、洋芋、紅薯)為主,效益低下,不但發不了財,連脫貧都無法保障。 文昌村村民鄒運喜過去在江浙一帶做鋼筋工,每個月工資有四五千元,但由于86歲的老母親身體抱恙,只得返鄉。 百善孝為先,老鄒的決定得到了妻子劉澤玉的支持。可是不打工,收入就少了一大截,家里的生計成了問題。“苞谷、洋芋,一年能掙幾個錢?就算是喂豬,光是請人工抬出去賣,那費用也高得很?!眲捎裾f。 沒有特色產業,有手藝有勞力的鄒運喜也同樣增收無門。這是鄉里大多數人面臨的現實。平安鄉宣傳委員高成國表示,靠山吃山,因地制宜,是他們發展產業的基本原則。于是,鄉里請來了市農科院的專家,對當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進行調查,得出了比較適合種植辣椒的結論。 既然如此,鄉里便想方設法引來了兩家企業,發展辣椒種植??墒牵M管鄉干部廣泛宣傳、發動,企業也承諾技術指導和保底收購,但村民還是不太來勁?!拔夜烙嫞皇撬麄儚摹筵纭教厣a業,種植習慣有些不適應,二是過去鄉里也曾發展過獼猴桃、板栗等,同樣由企業負責收購,卻因為企業的撤退而中止,所以村民有一定的擔憂。”平安鄉農服中心工作人員吳建軍告訴記者。 大多人觀望之際,也有部分村民嘗了鮮。文昌村五社村民喻德兵便一舉種植了600畝辣椒,每畝產量3000—5000斤,每斤1元,眼下正值收購季節,喻德兵數錢數到手軟,讓其他村民艷羨不已。 珠玉在前,不少村民也紛紛表示要種植辣椒,鄒運喜就從喻德兵那里“拼”到了幾株辣椒苗,準備在明年小試牛刀。 而在辣椒收獲之后,鄉里也有了一些思路?!鞍凑湛h里的規劃,北平安南龍橋是發展高山蔬菜的重要基地,所以我們的方向是高山蔬菜。”高成國說,今年秋天,鄉里計劃發展2000畝榨菜,到明年再擴大辣椒種植規模,并打造“平安蔬菜”等品牌,讓特色農業持續帶動村民增收。 鄉鎮書記訪談>>> 奮力建成全市深度貧困鄉鎮脫貧示范鄉 ——對話平安鄉黨委書記鄒遠珍 記者 顏安 平安鄉黨委書記鄒遠珍表示,平安鄉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貧困發生率高,貧困人口占比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脫貧任務重,返貧風險大,抗災能力弱。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過程中,平安鄉將堅定不移地將市委、市政府“七大攻堅行動”細化落實,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努力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全面提升鄉域經濟社會發展后勁,建成全市深度貧困鄉鎮脫貧示范鄉。 一是實施穩定脫貧提升行動,通過精準識別貧困對象,打好政策組合拳,穩定實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二是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切實解決好路、水、電、訊、房和環保六件事情;三是實施產業扶貧提升行動,發展1萬畝高山蔬菜、5000畝中藥材、山羊5000只,實現“一村一品”;四是實施生態保護提升行動,保護好綠水青山,建立森林特色鄉鎮;五是實施人口素質提升行動,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六是實施公共服務提升行動,加快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方面設施建設,全面提高貧困群眾享受公共服務的硬件和軟件水平;七是實施村“兩委”提升行動,提高基層政權組織的治理能力。 |
相關閱讀:
- [ 09-13]【砥礪奮進的五年】讀懂“舊村變新城”中的民本情懷
- [ 09-12]“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報告會第五場報告會在京舉行
- [ 09-12]砥礪奮進的五年:昔日老舊村莊 今朝宜居新城
- [ 09-12]【砥礪奮進的五年】物聯網產業迎爆發期,無錫人為物聯時代烙上獨特“太湖印記”
- [ 09-12][砥礪奮進的5年·為了總書記的囑托]讓黑色煤炭“綠”起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