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李金磊) 8月份中國經濟表現如何?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怎樣?“金九銀十”今年最慘淡?CPI漲幅擴大會否帶來通脹?國家統計局等部門14日公布了8月份中國經濟數據,并回應了一系列經濟熱點問題。 8月份中國經濟表現如何?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記者注意到,就業、物價等指標表現較好,但也有部分指標有所放緩。 具體來看,8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以下,比上個月略有回落;8月份CPI同比上漲1.8%,溫和上漲;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對于8月份個別數據出現一些放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回應稱,觀察經濟要從多角度、多維度進行觀察,短期的波動經常會受到一些非經濟的因素,比如氣候、基數等方面的影響,它不一定能夠代表整體的趨勢。 劉愛華認為,8月份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生產需求比較穩定,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質量效益繼續提高,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是沒有發生變化的。在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下半年有希望延續目前的發展勢頭。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比較大的升值,人民幣對美元連續多個交易日出現升值,一度突破6.5關口。 對此,劉愛華指出,人民幣匯率最近出現了一波升值行情,從根本上來講是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反映了國內國外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認可和信心的增強。 對于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走勢,劉愛華認為,中國經濟仍然有望保持目前這種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基本面是繼續向好的,支撐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積極因素是在不斷積累增多的, 人民幣匯率也會在這種基本面的支撐下繼續保持在一個合理適度的水平。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4日在例行發布會上提到,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貨幣政策環境日趨復雜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總體穩定將有利于促進外經貿的發展。商務部正積極會同相關部門,不斷擴大跨境貿易和投資領域人民幣結算,不斷增強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今年“金九銀十”會是最慘淡一年? 各機構數據顯示,8月份,一線城市樓市的房價、成交量均維持近幾個月來的降溫態勢。于是有人認為,今年“金九銀十”會是最慘淡的一年。 對此,劉愛華回應稱,房地產市場經過去年以來的調控,效果不斷顯現,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抑制。二是去庫存進度加快。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末又擴大了1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目前房地產銷售還是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1-8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7%。同時,1-8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9%,增速比較平穩。 “從供給方來看,近期一些部門出的政策,包括租賃住房試點等,又會擴大商品房的供應,分流一部分需求。”劉愛華說,總體來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探索努力下,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一個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CPI漲幅擴大會不會帶來通脹? 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創下7個月新高。 對于外界擔心的“CPI下一步走勢會不會帶來通脹”的問題,統計局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劉愛華表示,從目前來看,1-8月份CPI累計的漲幅只有1.5%。而且,食品供應目前比較充足,今年夏糧和早稻合計起來比去年有所增產,秋糧目前生長形勢比較良好,總體來看農產品供應是比較充足的,食品的漲幅不會發生大的躍升。 劉愛華稱,1-8月份,工業消費品累計上漲0.6%,屬于比較低位的上漲。服務價格水平漲幅大一些,為2.9%;但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下,服務提供的質量和水平都是在提升的,服務類價格應該也不會出現非常大的上漲。 所以總體來看,全年完成控制物價通脹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當前總需求平穩,雖然受天氣和季節性因素影響,一些農產品價格可能有所波動,但總體來看,物價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完) |
相關閱讀:
- [ 09-13][海外看中國]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持續增強
- [ 09-12]中國經濟網:第十屆全國大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福建賽區)正式啟動
- [ 09-06][中國經濟如何影響世界]“中國模式”提升區域發展動力
- [ 09-02]中國經濟深刻影響國際經濟
- [ 08-27]李克強強調:推進制造業提質升級 支撐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