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寧9月15日消息(記者劉穎超山東臺記者張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探索實施農村養老的新模式。山東濟寧的鄉村醫生張波借著政策的東風,在微山島上辦起了一座“醫養結合”的老年護理院。 作為湖區的鄉村醫生,張波經常要自己劃船上門給鄉親們看病拿藥 時值酷暑,微山島上熱浪襲人,鄉村醫生張波正在給幾位老人貼“三伏貼”。在這所三層樓高的農村養老院里,常年居住著三十多位老人,邊治病邊養老。張波介紹說,“湖區的空氣濕度大,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的還是骨關節疾病。像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類風濕、頸肩腰椎疼,都是這樣的病。” 微山島地處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內,它四面環水,島上有居民一萬多人,其中四分之一是留守老人或空巢老人。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幾年前,張波在島上建立了這家醫療養老機構,由于資金短缺,曾一度陷入困境。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厚厚十七個筆記本,是島上十四個行政村和三個湖區村民前來看病留下的賬本。有的老人去世了十幾年了,帳還沒還上,成為一筆名副其實的“糊涂賬”。張波告訴記者,“有錢沒錢都看病,有錢就當時給,沒有錢的,等子女打工回來給。原來合計過是五十三萬。” 張波給老人聽診 當鄉村醫生張波一筆筆記著自己的“糊涂賬”時,從中央到地方的一份農村養老的“明白賬”正在全面鋪開。除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至少100元的生活補貼之外,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經過省市兩級政府的轉發和配套,目前這些政策都已經落地。像張波這樣的醫養結合機構,每張床位可以領取8600元錢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同時還可以連續領取三年的運營補貼。 張波說,“特別是2015年、2016年,出臺了國家‘十三五’規劃,民生方面大篇幅講到‘醫養結合’,國家投入很大。其中有中央財政、省財政、市財政撥的錢,叫做‘床位補貼’。誰要建就給誰補,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我都用上了。” 張波開辦的醫養結合養老院不斷增添新設備 錢的問題解決了,另外一個攔路虎就是醫療技術。由于地處孤島,進出不便,養老院里的老人一旦有重大疾病很難得到有效救治。這幾年,國家大力發展“醫聯體”建設,像張波這樣的鄉村醫生不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可以通過網絡,跟島外的縣醫院、市醫院甚至省城的專家取得聯系,開辟綠色通道,及時就醫。張波說,“我們是首診,能看得了的就看;看不了的病,用最快的速度讓老百姓到大醫院接診、治療。我們到微山縣醫院,那邊的醫生專家在那邊等著。” 在當地政府土地、金融等政策的支持下,一個占地幾十畝的新微山湖老年護理院將于秋天完工,628張床位向島上的老人們開放。張波說,“把十里八鄉的老人都進入咱這個大家庭。看病不出園、不出門,養老不犯愁,能真正地享受到社會的各項福利待遇,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民生留言板 現在基層養老機構,尤其是農村,缺乏專業護理人員,政策方面會有什么保障呢?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2017年將進一步推進老年醫學相關學科建設與發展,加強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安寧療護等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要研究出臺激勵傾斜政策,完善薪酬制度,推進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護人員在職稱評定等方面與醫療機構執業人員享受同等待遇,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不斷增強行業吸引力。 |
相關閱讀:
- [ 09-15]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砥礪奮進的五年·全面從嚴治黨)
- [ 09-15]砥礪奮進的五年·曬曬獲得感: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醫生
- [ 09-14]“砥礪奮進的五年·文明的力量”網絡視頻系列報道
- [ 09-13]【砥礪奮進的5年】廣州智慧法院建設借力科技全市法官人均結案增近七成
- [ 09-13][砥礪奮進的5年]聚人心強基礎興產業 重慶奉節平安鄉找準痛點精準發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