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最大國情 推進新的發展階段
2017-09-16 20:38:55??來源:黨建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牢牢把握最大國情推進新的發展階段
作者:國防大學教授顏曉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同時也強調,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可以說,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是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根本前提;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的現實要求。深入理解和把握“三個牢牢把握”的豐富內涵及內在聯系,是學習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科學制定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行動綱領的重要內容。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這“兩個最大”表明了制定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必須擺在第一位考量,必須作為最重要的基點;這“兩個牢牢”表明了在基本國情的認識上,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必須著力防止妄自尊大。“兩個最大”、“兩個牢牢”,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依據,是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決策基礎。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一定要牢記新的發展階段仍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內的具體階段,沒有跨越、沒有超越。不能無視基本國情、不顧基本國情,不能用部分代替全局、用主觀代替客觀。 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根本的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繼續推動經濟發展。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動搖。在新的發展階段,仍然要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必須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這是正確認識基本國情的題中應有之義。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首先要將其放在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前提、大背景下來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要求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這二者有著密切聯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認識發展階段性特征為前提,把握發展階段性特征是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5年來,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重大發展成就證明了新的發展階段,為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提供了可靠的實踐經驗。 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就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有效防止從本本出發,從西方模式或范式出發,從主觀愿望或狹隘眼界出發的偏差,腳踏實地、扎扎實實。把握階段性特征,就要把握新形勢新問題新矛盾構成的新的總體性特征,這就要求增強行動綱領的系統性。因為這不是僅僅處理某種矛盾、解決某類問題、達成某項目標,而是處理系統矛盾、解決系統問題、達成系統目標。把握階段性特征,要有歷史、現實、未來相統一的視野。因此,增強預見性是把握階段性特征的基本要求,不僅立足于當下,而且著眼于未來,不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布局社會主義現代化。把握階段性特征,還要增強創造性,就是要認清其中包含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通過創造性的工作,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將有利因素的可能發揮至最大。面對風險挑戰,不是畏懼避讓,而是敢于斗爭,在偉大斗爭中開創未來。 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 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別是人民在新的發展階段更加強烈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人心所向是具體的、歷史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各項權利的訴求,不會始終停止在一個水準上,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階段。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同樣必須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其作為階段性特征的重要參量。 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制定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行動綱領的根本目標。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視野作為全局性的根本維度。缺乏人民視野,不可能有全局性。保證戰略性,人民利益是根本戰略考量。脫離人民利益,戰略性就成為無根之略。保證前瞻性,人民向往是標定前瞻性的根本導向。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檢驗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可以說,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容易,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不容易。人心似鏡,全面小康是人民的全面小康,只有人民滿意、贊同和叫好,才是真正建成的全面小康。抓住重點帶動面上工作,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強大動力。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要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心同德、合力共享,就是要時時查找黨同人民想在一起的隔閡在哪里、干在一起的障礙是什么,以此作為管黨治黨的根本著力點、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發力點。 ? |
相關閱讀:
- [ 06-21]特朗普稱因解職科米遭調查 律師:沒這事兒
- [ 05-29]端午佳節,聆聽習近平用傳統文化講述家國情懷
- [ 04-24]【家國棟梁】黃大年:振興中華 乃我輩之責
- [ 02-18]新春走基層:用心觸摸百姓冷暖 用情書寫萬家喜樂
- [ 01-28]家國豪情神州共慶 全民聯歡四海同樂
- [ 01-03]首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完成
- [ 12-13]一“習”話,彰顯總書記的家國情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