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群眾的客廳通常很大,木質的茶幾和長椅連成排,幾十個人可以圍坐在一起吃糌粑喝酥油茶,熱鬧非凡。 阿尼是西藏山南市扎囊縣扎唐鎮羊嘎居委會里一位42歲的家庭主婦,近幾年,在她家客廳的茶幾上又多了幾樣小物品,紙巾、花盆、果盆、牙簽,整齊地擺放著,幾件小物品讓人看到了藏區農牧民家庭不斷提升的健康意識和生活品質。 這是扎囊縣2016年開始實施的“10小進農家”創建小康文明示范活動所取得的成果。“10小”指的是餐巾紙、衛生巾、牙刷、牙簽、衛生手紙、垃圾桶、煙灰缸、果盤、花盆和拖把這10件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物品。羊嘎居委會今年又提出“10小+2”,根據當地的情況增加了“消毒柜和洗腳盆”。 藏區氣候干燥而寒冷,衛生條件不便。扎囊縣委書記雷豐說:“開展這樣的活動,就是為了讓農牧民養成現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阿尼的老公丹增加措覺得,雖然都是小物件,但滿足的都是大需求,“在地里忙了一天,回家洗個腳確實很舒服”。農牧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提升,100元以內的小物件,自己家完全可以承受得起,政府推廣,規范使用這些東西,順應了人民的需求,也讓大家的生活品質提升了。“12件小東西都是寶。”丹增加措說。 措杰拉姆今年已經71歲了,生活中她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家里家外也被她收拾得干干凈凈。措杰拉姆說:“這幾樣小物品真是非常實用,牙簽、牙刷等好多東西我家每天都用,對家人身體非常好。” “現在,‘10小+2進農家’已覆蓋全縣85%的村落,力爭明年實現全縣全覆蓋!”雷豐說。 與此同時,在距離羊嘎居委會58公里的山南市乃東區扎西妥門社區,居民正在享受著另外一種現代生活。 次仁格桑家的寬屏液晶電視里,正播放著網絡電視推送的動畫片,他的小兒子看得十分入神,來了一屋子人也沒能打攪他。進屋先問WIFI密碼,幾秒鐘,人們在世界屋脊的小鄉村里聯通了世界。 扎西妥門社區距離乃東城區10余公里,有502人,群眾主要以種植農作物為生。以前,這里信息閉塞,“交通靠走、通訊靠吼”是次仁格桑記憶中的扎西妥門。 2016年,在山南市網信辦、乃東區網信辦和中國移動山南分公司的幫助下,扎西妥門社區獲得了第一筆8000元的網絡建設資金,2017年,扎西妥門社區又獲得30余萬元資金用于全社區網絡軟硬件設施的整體布設,到6月份,已經實現了社區公共區域無線網絡信號的全覆蓋和家庭寬帶精準入戶。 網絡的普及不但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讓扎西妥門社區的黨建、服務工作更加便利快捷。 巴桑是扎西妥門社區的一名黨員,在拉薩一家甜茶館打工,為了了解他的近況,督促他加強學習,社區黨支部書記米瑪通過微信,以提問的方式與巴桑聊起了“四講四愛”。 村里的青稞快成熟了,最近總是有村民問起農田管理的問題。社區第一支部書記頓珠從社區的電子資料庫里調出了許多農業技術信息,翻譯成藏文,發在了社區的微信公眾號上。 在青藏高原的一個個角落,現代、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建立、養成,惠及到每一個普通家庭。 |
相關閱讀:
- [ 08-21]藏族盲女草原放歌:“我們的媽媽叫中國”
- [ 07-16]藏族女護林員:身懷六甲 依然巡園修剪
- [ 07-12]【中國夢·實踐者】藏族護林員:用行動堅守國家的綠色屏障
- [ 06-14]【砥礪奮進的五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扶貧筆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