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一只幼年大熊貓在享用竹筍(2014年6月10日攝)。
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獲得國家正式批復。《方案》將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的野生大熊貓種群高密度區、大熊貓主要棲息地、大熊貓局域種群遺傳交流廊道合計80多個保護地有機整合劃入國家公園,總面積達27134平方公里。
獲批后,大熊貓國家公園將會承擔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探索可持續的社區發展機制、構建生態保護運行機制、開展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等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碧口鎮李子壩村的村民義務巡護隊隊員在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巡護(2015年9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斌 攝

這是2017年8月18日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拍攝的大熊貓。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在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熊貓母親“婭星”抱著剛出生的寶寶(2014年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2017年8月22日,2013年由人工繁育出生的大熊貓“秦秦”在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享用美食”。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2017年8月22日,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護理大熊貓幼崽。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拍攝的玩耍的大熊貓(2017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這是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拍攝的一只大熊貓寶寶(2017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這是在陜西省佛坪縣岳壩鎮大古坪村路邊拍攝的野生大熊貓(2016年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一只野生大熊貓幼崽在陜西省佛坪縣岳壩鎮大古坪村攀登樹木(2016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2017年8月22日,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育嬰室里護理大熊貓幼崽。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飼養員與大熊貓寶寶互動(2017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

2017年8月22日,大熊貓研究專家雍嚴格(前左二)在陜西省佛坪縣自然博物館“丹丹”的標本前,向小學生科普隊員講述他1985年3月在佛坪縣發現并成功搶救的棕色大熊貓“丹丹”的經歷。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這是2017年8月18日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拍攝的一只大熊貓。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這是在陜西省佛坪縣岳壩鎮大古坪村拍攝的野生秦嶺大熊貓幼崽攀登樹木(2016年3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這是大熊貓“英英”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休息(2017年1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在位于四川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飼養員親吻一只大熊貓寶寶(2017年1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薛玉斌 攝

這是2017年8月22日在陜西省佛坪縣熊貓谷拍攝的特殊毛色的大熊貓。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這是2017年8月22日航拍的陜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熊貓樂園全景。新華社記者陶明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