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清水秀猴子樂
近年來,廣西隆安縣在經濟社會建設中注重綠色發展,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現在,境內龍虎山上每天有超過3000只猴子在綠水青山間盡情游樂。

大熊貓“彩陶”“湖春”啟程赴印尼
9月27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彩陶”“湖春”從位于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的臥龍神樹坪基地出發,前往印度尼西亞。據悉,雄性熊貓“彩陶”與雌性熊貓“湖春”今年均為7歲,出生于四川雅安的熊貓基地。它們將落戶于印尼野生動物園。

河豚成為江蘇海安旅游“金字招牌”
9月20日,上海游客在位于江蘇省海安縣的中洋河豚莊園物流配供中心、互動體驗中心與河豚親密接觸。據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統計,江蘇南通海安縣河豚魚養殖量約占全國80%。“南通長江河豚(養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吃河豚”已經成為海安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是上海、蘇州等周邊客源的特色專線。今年上半年,全縣接待游客151.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3.58億元。

故宮賞鹿
這是9月26日在故宮慈寧宮花園拍攝的梅花鹿。
當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河北承德市文物局共同主辦的“天祿永昌——故宮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在北京舉行。故宮博物院與承德市文物局合作,從承德避暑山莊挑選9只梅花鹿在慈寧宮花園進行展示,同時在永壽宮展出書畫、玉器、瓷器、琺瑯、牙木竹雕、家具等69件精美文物。

可可西里藏羚羊7只幼羚得到救助
9月27日,索南達杰保護站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帶著藏羚羊幼羚散步。
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的重要棲息地。每年夏季,藏羚羊會遷徙至卓乃湖等地區產羔。7月底,雌羊開始攜帶幼崽返回原棲息地,往返遷徙行程可達600余公里。遷徙期間,由于躲避天敵獵殺等原因,幼羚有與羊群失散的風險。今年7月,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將8只幼羚從卓乃湖邊帶至索南達杰保護站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其中1只因為體弱等原因未能存活,剩余7只目前一切健康。據工作人員介紹,最初的一段時間里,工作人員一天喂幼羚三次牛奶,之后會將其帶到更廣闊的草場上適應草原生活,邊喂牛奶邊吃草。待明年7月底藏羚羊回遷期間,再將幼羚放生。

親子泡泡跑 歡樂迎國慶
9月24日,家長帶著孩子參加泡泡跑活動。當日,一場“親子泡泡跑,歡樂迎國慶”主題親子活動在河北廊坊安次區壹佰公園舉行,小朋友和家長在充滿彩色泡泡的跑道上快樂奔跑,放松身心。

水上摩托高手柳州競技
9月27日,在廣西柳州靜蘭水上運動基地,選手在水上摩托比賽中。
當日,2017中國·柳州世界水上極速運動大賽開賽。此次大賽包括柳州國際水上摩托公開賽,F1摩托艇世錦賽中國大獎賽柳州公開賽及中美滑水明星挑戰賽三項賽事。水上摩托公開賽于9月27日率先開賽,賽事邀請了38支賽隊的百余名高手參賽。

沈陽森林動物園熊貓館正式開館
9月27日,游客在沈陽森林動物園熊貓館觀看大熊貓。
當日,遼寧沈陽森林動物園熊貓館正式開館。館內居住的四只從四川來的大熊貓經一段適應期后,正式與大家見面。

青海開展祁連山青海側雪豹種群調查工作
9月25日,由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持開展的祁連山青海側雪豹調查工作第一階段數據采集工作完成。此次調查自今年6月開始,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參與雙方投入人力超過百人。據初步了解,此次調查共在祁連山保護區天峻縣、祁連縣境內多個管護分區投放154臺紅外相機,收回143臺,其中,約40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雪豹影像。經過更換電池、存儲卡,調整部分相機位置后,科考人員計劃明年4月再度進山回收采集數據。

《向日葵》巨幅花草畫亮相秦皇島
近日,占地約40畝的大地景觀《向日葵》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徐莊村景區亮相,吸引了諸多游客。據介紹,該景觀以梵高名畫《向日葵》為原型,由孔雀草、四季海棠等6種草花為“顏料”,在自然山體上“繪制”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