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日,記者在地處塔里木盆地南緣的且末、于田、策勒等縣看到,經長期治理,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得到提高,風沙危害減輕,綠洲面積得到適度拓展,一些以沙漠為平臺的產業已經落地。
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沙漠植物園(9月22日攝)。建園10多年來,科研人員先后從國內外引進400多種植物。經過培育,有200余種荒漠植物保存了下來。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位于盆地邊緣的綠洲長期面臨流沙侵襲,生態系統脆弱。近日,記者在地處塔里木盆地南緣的且末、于田、策勒等縣看到,經長期治理,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得到提高,風沙危害減輕,綠洲面積得到適度拓展,一些以沙漠為平臺的產業已經落地。人們在探索與沙漠和諧共處的過程中,走上了“治沙與治貧”相結合的路。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