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網站9月23日報道,對于在美國學理工的中國年輕人來說,所謂“美國夢”,一度意味著在硅谷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創辦一家公司。 但是,在杭州長大、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的王孟秋卻想要回到中國,而非在舊金山灣區工作。 如果他的公司——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當初開在加利福尼亞州,“我們很可能已經倒閉了,”王孟秋說。 報道稱,“在中國開辦一家科技公司從未像現在這般簡單過。”在大洋彼岸的祖國,風險投資快速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并且來自美國互聯網巨頭的競爭相對較小,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國的創業熱潮。 “我在國外留學時,曾想要留下找份工作,”35歲的王孟秋表示,“當時的想法是萬一失敗了,我們再回國。而現在的情況完全反過來了。”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海外獲取知識和技能后回國就業。僅在去年,就有43.25萬中國留學生回國,與2012年相比激增58%。 文章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回旋鏢”效應,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強勁、本土科技企業前景光明。同時,中國的地方政府也為初創公司提供了優厚的激勵政策。美國夏威夷大學亞洲研究學教授埃里克·哈維特認為,那些因為在美國的科技公司無法做到管理層而心生焦慮的中國人,同樣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吸引力。“他們中的很多人說在美國(升職)受限,存在玻璃天花板。但是回到中國,他們可以當上公司的負責人。” 過去二十年里,北京中關村從一個電子產品零售市場蛻變成“北京版的硅谷”,百度、滴滴出行等中國的科技巨頭把總部設在這里。王孟秋的零零無限科技有限公司距離中關村僅有30分鐘的車程,公司擁有140名員工、募得約2500萬美元(約合1.66億元人民幣)投資。 王孟秋表示,他的公司能夠快速擴張,部分原因在于北京的勞動力成本要比美國低得多,他能在中國的大學里找到比硅谷更多的航空工程師。并且,薪資相對較低,中國頂尖大學理工科畢業生的起薪約為5萬美元(約合33萬元人民幣),而在硅谷,10萬美元(約合66萬元人民幣)才是合理的起薪水平。 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企業眾多、網民規模龐大,資金也非常充裕。去年,北京的企業吸引了208.5億美元(約合1382億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與舊金山灣區310億美元(約合2055億元人民幣)的距離逐漸縮小。 28歲的約克·賴是一名馬來西亞籍的創業者,他正在北京開發一款交友APP。賴的母校——清華大學為他提供了免費的辦公室,當地政府的商事制度改革使得申請營業執照變得更加簡單。他表示:“在中國,現在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創業時機。” |
相關閱讀:
- [ 08-15]擔憂中國經濟下行實無必要
- [ 08-25]中國經濟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 [ 08-02]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是世界之福
- [ 07-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組圖)
- [ 07-24]創新與消費為中國經濟添動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