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師耿家盛(左)在車間里和助手查看生態環保廁所的沖水系統經過循環后的水質(9月22日攝)。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師耿家盛在他帶隊研發的生態環保廁所的模型前(9月22日攝)。
新華社昆明10月11日電 題:“大國工匠”耿家盛:做最好的自己 新華社記者 白靖利 坐在筆記本電腦前,熟練操作CAD的耿家盛更像是一名IT工作者。然而,從油漆工到車工,再到跨界研究環保廁所,黨的十九大代表耿家盛對自己的定位從來沒變:“我就是一名工人,永遠要做最好的自己。” 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師耿家盛在車間里(9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藺以光 攝 玩“跨界”:老車工的新擔當 “我們研究的環保廁所已經到第四代了,相比之前的三代產品,性能更穩定。”耿家盛認真地向記者介紹起他的新作。 今年54歲的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師。對于干過30多年車工的他來說,研發環保廁所無疑是一次“跨界”。然而,作為公司轉型的代表,環保廁所成了“老車工”耿家盛近兩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昆明重工將生產移動式生態環保廁所作為企業轉型的突破口,公司“第一車工”耿家盛擔任研發小組組長。“他技術好、責任心強,又善于創新,這個項目交給他我們放心。”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謝開龍說。 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師耿家盛(左)在車間里和助手查看生態環保廁所的沖水系統經過循環后的水質(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藺以光 攝 接到重任的耿家盛,此時卻面臨兩個巨大的挑戰:從機械制造到環保廁所,自己一下子變成了門外漢;手上只有一張原理圖,連設計圖都沒有。 “雖然說壓力有點大,但這是公司的重大項目,我們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耿家盛帶領團隊從零基礎學起,查資料、向人請教,前后花了3個多月,環保廁所終于從概念變成了實物。 到今年4月,耿家盛團隊研發的環保廁所已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第四代產品每天可以滿足400多人次使用。”耿家盛很自豪地說。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