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新材料等25項重點任務入圍 中國制造2025添百億專項資金 重點項目將獲貸款投資債券租賃等綜合金融服務支持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權威部門獲悉,我國將根據《中國制造2025》總體規劃,繼續以專項資金等方式支持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發展。近期工信部已確立了制造業創新能力建設、產業鏈協同能力提升、產業共性服務平臺、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4個方面共25項重點任務,并正在協同相關部委和組織進行項目遴選工作。 近期,工信部發布了《2017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資金(部門預算)項目指南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未來一階段對中國制造2025的資金支持方向。《通知》首先確立了制造業創新能力建設、產業鏈協同能力提升、產業共性服務平臺、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四大重點任務,同時還根據目前中國制造2025整體進展,制定了包括物聯網、新材料、智能家電和高端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等25個具體的重點任務。此外,《通知》還對每個重點任務作出了細致的實施目標。例如,“智能家電和高端消費電子”這一任務就包括了智能電冰箱、變頻空調、智能電飯煲、智能馬桶蓋、服務機器人、汽車電子產品等多個具體實施項目。 據相關專家透露,此次給予中國制造2025重點任務的資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單個項目的資金支持水平在3000萬元到5000萬元,部分共性技術項目或關鍵技術項目則將獲得超過億元的資金支持。 相關專家推算,《通知》中涉及的細分項目超過100個,按照上述資金支持力度,總的資金支持金額將有望突破百億元大關。 《經濟參考報》還從廣東、湖南、浙江、江蘇等多地工信部門了解到,除了中央級別的資金支持,各地也根據各自的產業稟賦和經濟轉型升級目標,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例如,廣東從去年開始就對機器人、軌道交通、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成套設備等重點項目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資金支持,核心項目累積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目前,除了西藏等少數地區外,全國大部分省市區均出臺了各自的中國制造2025資金支持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期間各地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的資金支持總額將超過100億元。 此外,《經濟參考報》還獲悉,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銀監會等部委還在積極協調各類金融機構,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提供包括貸款、投資、債券、租賃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目前,工信部已與國開行達成協議,以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為抓手,通過市場化操作,選取試點示范項目并提供資金支持。據悉,“十三五”期間,國開行將為中國制造2025實施專項提供不低于3000億元融資,并提供貸款、投資、債券、租賃等各類金融服務。 以專項資金等形式對重點技術和產業項目進行支持,在我國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經驗,這不但促進了重點項目的快速突破,也極大地推動了相關領域和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對《經濟參考報》表示,資金支持除了能夠切實推進相關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外,對中國制造2025以及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具有強烈的政策指導意義:一方面,明確了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能夠使企業和整個產業少走彎路;另一方面,增強了整個社會對中國制造2025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信心和決心。 多家企業還向《經濟參考報》介紹,目前已根據《通知》要求展開項目申請工作。一家集成電路企業負責人還向《經濟參考報》表示,集成電路等一些高技術領域要取得突破,在前期研發階段需要大量投入;在技術取得突破后,產業化同樣需要大量資金。因此,來自中央和地方的資金支持,將幫助企業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資金投入問題,將有效確保相關技術取得突破,并能促進快速產業化,這將在整體上保障中國制造2025的順利推進,并加速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
相關閱讀:
- [ 10-09]建牧場補齊短板 全產業鏈模式重塑乳業“中國制造”
- [ 10-06]厲害了中國制造!全世界過半生活家電中國產
- [ 09-26]美媒稱中國出口產品將轉型升級:"中國制造"越來越高端
- [ 09-01]一言難盡 “中國制造”征戰海外的冷暖苦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