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活了,火了!看返鄉經濟如何激活新農村

      2017-10-12 14:28:27??來源:半月談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編者按:農民工返鄉創業大潮洶涌澎湃,400多萬農民工如今“歸去來兮”,新的創業傳奇書寫在廣袤大地上。告別都市,回到田園,開拓藍海,深耕桑梓,當前農民工返鄉創業浪潮正不斷推動鄉土中國轉型升級。

      返鄉創業,日益刷新農村經濟地理。曾經,“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如今,不少地方已開始出現可喜的變化:農業可以很現代,農村不單有農業,農民不輸城里人……返鄉農民工播撒新經濟的火種,創造新業態的“玩法”,一個個充滿創意的項目在希望的田野上開花結果,一個個原本落后的村鎮崛起為新經濟、新業態的創業高地。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各地筑夢鄉土的涓涓溪流正不斷匯聚,成為推動農民增收、農村致富的巨流河。

      返鄉創業,不斷改善農村社會治理。追求美麗鄉愁,渴望詩意棲居,薪傳文明之火,需要基層善治。當下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慰藉了“干渴”的農村社會,各種改變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農民工不用遠離家鄉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不再望穿雙眼,家庭裂痕得以彌合,空心村現象得到緩解。蓬勃生長的創業力量,讓外來資源開始反哺農村社會,更開放的視野、更現代的治理觀念借由返鄉農民工在鄉土社會生根、萌芽。

      農民富則中國富,農村強則中國強。農民工返鄉創業,讓自己變富,也讓家鄉變美。過去,從包產到戶到進城打工,“泥腿子”變打工族;今天,從落腳城市到返鄉創業,“漂一代”變“農創客”。無論其中尚存幾許困惑、幾多難點,返鄉創業農民工改變農村面貌的點點滴滴都值得鼓與呼,因為他們足音正健,給人以無限的希望,昭示著奮進的中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長期關注農民工返鄉創業,去年在貴州遵義市匯川區舉辦了第一屆中國農民工返鄉創業創新發展高層論壇,今年的論壇也即將召開。近期,半月談編輯部與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合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進行了深入調研。研究會及其聯系的專家們提供了豐富的觀點和思想,本刊記者采訪到許多鮮活的素材,融會成本期半月專題。從中,讀者們可以一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大勢及由此帶來的鄉村之變。

        游客在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游玩

      他們帶回新觀念的火種

      ——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農村轉型升級(之一)

      “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淵明的千古名句今天有了新注解。隨著中國經濟邁入轉型期,越來越多獲得技術、經驗和資金積累的農民工瞄準久被忽視的山水林田湖等農業資源,重新發現農村的價值和魅力,新觀念與新資源碰撞、對接,釋放巨大創業動能,提速農村經濟轉型升級。

      重估農村資源價值

      9月,農莊里綠油油的稻田開始露出微黃的顏色,螃蟹在水稻間游弋。每隔幾米,地頭就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城里的企業名或人名。再過不久,都市人將帶著親朋好友到這里收割稻谷、抓螃蟹。

      “在外跑了十幾年,到頭來發現,咱祖祖輩輩種的一畝三分地就是寶貝。”農莊負責人、河南省原陽縣原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俊海感慨,老一輩土里刨食,新農人土里刨金。

      這家合作社主打產品“水牛稻”是暢銷的有機大米品牌。“城市人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喜歡田園風光,定制化、體驗式的種植模式很受歡迎。”“水牛稻”打開銷路后,趙俊海敏銳意識到,土地還可以創造更多價值,合作社適時推出“都市一畝三分地”項目。

      該項目土地由農莊托管,認購者可以隨時耕種、休閑游,并獲得土地上產出的有機大米、石磨面粉、時令蔬菜、稻田蟹等。如今,立體種養、生態旅游等配套項目也在鋪開。光“稻田養蟹”,每畝收入就達16000元以上,高出普通水稻種植6至7倍。

      “農民工返鄉創業,對農業經營方式的優化、農業效益的提高起到明顯促進作用,也帶動了閑置資源的開發和凋敝鄉村的復興。”中央黨校研究室巡視員曾業松表示,中國20億畝基本農田,80億畝山地、林地和草地,給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巨大的資源潛能。返鄉農民工,將是激發這些資源價值的重要力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研究員崔傳義指出,目前返鄉創業發展的農業,主要是有市場前景、地方特色的多元化農業,如優質畜禽養殖、蔬果花卉、山林特產等。不同于以往,當前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擴大了農業內涵,從重數量到重品質、重安全、重效益,實現了生產與生態的良性循環,是綠色農業的商品化、工業化。

      更新農村產業業態

      長期關注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崔傳義等專家表示,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了鎮村產業多元發展,助力后發展地區擺脫片面發展城市工業、拼資源、高污染的老路。他們積極改造傳統農業,發展多種經營、三產融合的農游一體化等服務產業,成為新市場、新產品、新業態的開拓者。

      花海、玫瑰谷體驗區、玫瑰DIY采摘區、溫室觀光體驗……在“花木之鄉”河南省獲嘉縣,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張彥超正著力打造花木、旅游、娛樂、住宿一體的產業綜合體——奇幻玫瑰莊園。

      “利潤不能光從苗木來,換個思路就能大大提高附加值。”打工多年的張彥超現今流轉了1030畝地,建造了擁有自動扦插流水線、全光照自動噴霧的智能化大棚,根據客戶訂單進行針對性培育……由于品種好、科技含量高,苗木價格高出普通月季苗幾十倍。

      科技創新是農村新業態的基礎,日益為返鄉農民工重視。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福建師范大學教授李閩榕說,科技變革對農村創業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特別是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同時,也將助力智慧農村發展。

      與此同時,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也增加了不少產業的“爆發點”,成為一些返鄉創業者的“最愛”。

      “75后”張榮相是江西省奉新縣仰山鄉農民,在北京摸爬滾打多年后,最終投身樂器產業。2012年,他回老家用山區毛竹加工竹板、架子鼓鼓槌等樂器,使原竹的銷售附加值提高近10倍。

      把小樂器做成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的大產業后,張榮相還不滿足。在地處深山的老家西源村,他盤下老鄉們廢棄的舊房,建了一處2800余平方米的“節節高音樂生活館”。館內設有樂器展廳、演奏廳和休閑養生服務區,吸引大量游客前來休閑體驗。

      “創意將占據創新的制高點。”李閩榕指出,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應是趨勢。在一些地方,文化創意小鎮、科技小鎮等逐漸成形,返鄉創業正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點燃農村創業熱情

      在返鄉農民工肖璋瑛帶動下,江西吉安縣葡萄種植總面積達5萬余畝,種植戶3800余戶,年產量3.5萬噸,年產值2.5億元,葡萄產業成為當地新崛起的“綠色銀行”。

      河南原陽的原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則通過土地托管的形式,帶動周邊20多個村莊走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再也不用操心稻米價格和銷路問題了。”最早托管土地的尹莊村支部書記尹慶修說,全村土地全部托管,村民只需按照要求做好管理就行,每畝地還可以節約成本200多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秘書長蘇宏文說,隨著我國經濟進入產業結構調整、傳統發展動力弱化、增速減緩的新常態,過去幾十年間涌入城市的農民工,部分開始返回中西部后發展地區創業。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改善、資源潛力顯現、土地流轉更便捷等因素,也為他們創業提供了更大空間。

      今年1至8月,僅河南省新鄉市,返鄉創業農民工就達8835人,比2016年新增2534人,創辦企業2756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7家,帶動31069人就業。

      “回來創業的人數增長很快,而且創業項目跟本地優勢結合得比較好。”新鄉市勞務輸出服務局局長張振河介紹,返鄉創業者有很強的開放性,對社會萌生的新需求很敏銳,也善于利用沿海地區先進技術對本地傳統技藝進行再創新。

      蘇宏文說,農民工返鄉創業升級,既是新階段的發展要求,也是農民工的自主選擇。他們在城市打工獲得人力資本優勢、資金優勢,加上家鄉的資源人脈優勢,再同市場需求對接,形成充滿活力的眾多民營小微企業和農業新經營主體,點燃了農村創業創新的熱情。

      “這支生力軍將為農村帶來新的活力,成為解決體制性、結構性問題的突破口。”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趙新力表示,他們創造的新業態、新模式,在農村形成了一種強大的示范效應。

        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大寨村,返鄉創業的蔡群(右)和表妹一起晾曬蠟染織品

      重塑鄉土社會,再燃希望之火

      ——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農村轉型升級(之二)

      如今,農民工返鄉創業擁有前所未有的機遇,從城市帶回見識、技術、資金的農民工,不僅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版圖,也在重塑鄉土社會,再造鄉土文明。

      人回來了,村莊又活了過來

      “時隔20多年,今年春節村里又唱起了花燈戲。”王祥吉說,大伙可高興了,在舞臺上一直唱,不肯下來。

      今年46歲的王祥吉是貴州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唱花燈戲的代表性人物,但是過去數十年間由于村民大量外出,花燈戲一直唱不起來。

      板橋鎮黨委書記彭正偉說,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豆腐干和編藤產業等三大產業,近年來6000多名農民工返鄉創業,僅興辦鄉村民宿就有500多家。

      人回來了,鄉村就恢復了生氣。王祥吉說,花燈戲一唱又像回到了小時候。“表面上是唱戲,實際上是找回鄉村的精氣神。”

      事實上,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保障程度較低的縣域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已經帶來了挑戰。“農民工返鄉創業能夠為農村源源不斷輸入活力,帶回希望。”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福建師范大學教授李閩榕說。

      江西奉新縣仰山鄉地處山區,那些已過中年的村民不愿外出務工,在家又沒活干,天天端坐在麻將桌上,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不穩定因素。

      5年前,“北漂”張榮相回到仰山變身為竹制樂器行家。今年,他又瞄準新目標,努力把仰山打造成“音樂小鎮”。張榮相到村民家登門拜訪,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廠里上班。村民不僅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更重要的是有了穩定工作之后,麻將桌漸漸地少了,社會風氣正了。

      采訪中,不少基層干部反映,農民工回鄉創業,不僅使自己完成了從農民工到企業家的蛻變,更能有效緩解農村空心化、三留守等社會問題,促進農民家庭幸福和農村社會穩定。

      中央黨校研究室巡視員曾業松認為,返鄉創業給農民工提供了新的選擇,農民工有了新的希望。特別是對青年農民工而言,返鄉創業拓寬了他們的人生道路,為他們定位了新的價值導向。

      對接現代理念,刷新鄉村“三觀”

      “三江人世世代代、家家戶戶做腌菜,加工手藝讓我們很驕傲。”2016年,在北上廣闖蕩了15年的袁祥云返回家鄉江西省南昌縣三江鎮后萬村搞起了家鄉的腌菜。

      袁祥云的公司成立科研中心,聘請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專家開展技術研究。“給他們的菜不能打農藥。”為袁祥云公司供菜的村民李少方說。袁祥云公司的腌菜制作不添加防腐劑、化學用料,當地農民的環保、質量意識為之一新。

      目前,袁祥云正在向有關部門申報腌菜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租下一棟古宅,準備建一座腌菜博物館。“以前,村民賣的是腌菜;現在,我們是要把腌菜做成文化產品。”

      同樣是養豬,貴州桐梓縣茅石鎮鎮龍村的唐永忠卻讓豬進“健身房”減肥。“仔豬經村民喂養一年后,回收到‘豬健身房’兩個月,我們天天將這些豬趕到山上去吃野草、鍛煉身體,讓豬減肥50斤以上。”唐永忠說,豬瘦了,價格卻上來了,“市場價每斤18元以上”。

      市場上一般的雞45天上市,20多元一只。但是河南原陽縣韓董莊鎮拾區村張大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養殖的雞低于半年不能上市,一只雞賣150元,卻供不應求。公司負責人張團營說,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安全的食品,促使農村人改變了老思維,農村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秘書長蘇宏文說,好山好水好空氣,良好的生態環境正在被農村人視為最大的財富。在返鄉創業農民工帶領下,各地農民實實在在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保意識大為改觀。

      采訪中,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也屢屢談及互聯網、電商等新技術、新平臺給他們創業觀、生活觀帶來的沖擊。他們說,“供銷E家”“郵樂購”“淘寶”“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電商渠道,既幫助他們的產品迅速打開市場,也在不停地刷新著他們的“三觀”。

      有了“領頭雁”,全面小康趟出新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研究員崔傳義認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新動能,不斷促進就業增收、脫貧攻堅,提供了解決“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問題的新路徑。

      在革命老區井岡山下,返鄉農民工謝玉龍兄弟創辦的搖籃生態有限公司,吸納了65戶貧困戶的產業扶貧資金,保證每戶每年2000元的分紅,為井岡山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率先脫貧摘帽作出了貢獻。

      不僅扶貧濟困,返鄉創業成功的農民工還熱心家鄉的公益事業。

      今年夏天,袁祥云的公司請來專業攝影團隊,給三江鎮汗塘村30名留守兒童化妝拍照,郵寄給他們在外工作的父母。袁祥云說:“希望給他們留個念想,密切和家人的情感聯系。”

      竹板是張榮相公司銷量最大的產品,每銷售一副竹板他就抽出1%的利潤作為公益基金,用于幫扶當地的困難群體。

      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大坎村的張明富被譽為“中國農民工返鄉創業第一人”。他在2007年和2011年分別給中央寫信,直接促成國家層面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政策。

      多年來,張明富創辦的夢潤公司累計投入扶貧濟困、公益事業240多萬元,產業項目扶貧支出102.5萬元,惠及貧困戶520多戶、1500余人。

      與此同時,夢潤公司還成立了“夢潤民富義務宣傳隊”,公司員工利用業余時間編排節目到集市、田間地頭演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村民自治辦法、村規民約等。

      在江西吉安縣,返鄉創業者肖璋瑛正全身心帶領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發展葡萄種植。在這一過程中,他逐漸向黨組織靠攏,不僅成為共產黨員,還被全票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蘇宏文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些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典型,充實了村兩委班子,成為農村發展的“領頭雁”。

        河南光山縣返鄉創業者向滿余(左)在指導員工修改網店信息

      政策創新開路,創業穩健前行

      ——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農村轉型升級(之三)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草根經濟”發展現狀令人振奮。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一些返鄉創業高地,政府創新正在發力,政策創新、制度創新與返鄉創業形成良性互動,不斷升級。

      集聚多元要素,助力返鄉創業

      當下,把各種先進生產要素帶到農村去,和農村各種重要的生產資料、生產資源結合起來,成為各地政府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著力點。

      貴州遵義市匯川區委書記姜世甫說,“互聯網 ”背景下,返鄉創業的本領也應提速升級。有“中國農民工政策發源地”和“返鄉創業第一縣”之稱的匯川,擁有各類創新平臺72個,是匯川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重要策源地。今年8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遵義工作中心(遵義高等研究院)成功落戶匯川,將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培養和集聚更多人才。

      在江西修水,返鄉創業者愈加看重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理念和科技理念。政府攜手創業者們,利用“品牌市場”等方式,推動了“互聯網農業”、休閑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業態的發展。修水縣委常委、農工部部長梅勇說,有了科技、管理等多元要素注入,返鄉創業得以拉長產業鏈,盤活農業資產。

      “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創新的結合,一個重要結合點是科技,這是農村新一輪經濟發展動力所在。”中央黨校研究室巡視員曾業松說,要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進行科技創新,發展適合農業農村生產生活需要的智能化加工制造業、智能化服務業等,發展新技術、新經營模式支撐的綠色有機農業,發展“互聯網 ”基礎上形成的集成融合產業。

      針對一些農民工創業層次不高的問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趙新力建議,未來應在產業培育、人才培養、技術研發上,做好頂層設計,提供更多更有針對性的支持。

      培育創業自組織,營造創業氛圍

      專家調研中發現,培育創業自組織,讓一些地方快速形成濃郁的創業氛圍,迅速崛起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高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研究員崔傳義說,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得好,與創業者組織起來并得到政府支持有很大關系。

      在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婁山關村,藤編協會是藤編創業者為解決共同的銷售難題協作成立的;鄉村旅游協會是2006年26戶村民要辦家庭旅館吸引重慶人避暑,向鎮政府申請,爭取給予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而興辦的……這些以農民工返鄉創業為主的組織,都與鎮政府形成了良性互動關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導。

      “實踐表明,政府支持、幫助創業者組織起來,是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有效途徑。分散的創業者及小企業組織起來后,有利于維護發展權益,有利于自我服務和增強市場競爭力。這些探索為相關政策完善提供了依據,為創業發展開辟了道路。”崔傳義認為。

      曾業松說,下一步,應繼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進行制度創新。“農民工返鄉創業怎么和本地的農民結合,和城鄉各類企業結合,和各種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結合,建立多層次、多方位的合作機制,形成經營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特別是怎樣以共享經濟為方向,創建新的股份合作制經濟,建立健全體現共享經濟思想、共享經濟機制的新型企業機制?這些仍是有待探索的問題。”

      就此,江西修水已經邁出了可喜的步伐。梅勇介紹,在馬坳鎮黃溪村,返鄉創業者打破傳統土地經營模式,按照“確權確股不確地”的方式,發展蠶桑、苗木、果業等綠色高效農業,創辦村級企業8家,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該村達到“農業產業化、土地田園化、耕作機械化、住房城鎮化、農民工人化”,實現“家家有資產,戶戶有股份,人人有就業,年年有分紅”。

      完善創業服務,政府持續發力

      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不僅有基層的自發行動,更為中央高度重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余斌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效果正在顯現。

      這些措施包括整合落實支持農村創業創新的市場準入、財政稅收、金融服務、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各地發展返鄉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創業服務平臺、開放式服務窗口,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返鄉創業,大有可為。同時也有一些返鄉農民工反映,他們創業在融資、用地等政策服務方面尚面臨一些困難,影響其創業創新的積極性和持續性。

      缺乏有效抵押擔保,讓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難。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阮加認為,政府應繼續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擴大試點,繼續探索農地抵押貸款新模式,在所有權、貸款違約處置等方面進行機制設計,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措施,強化農地抵押貸款政策制度保障,調動農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積極性,切實落實農地抵押貸款政策。

      清理不合理的擔保貸款規定,設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專項基金,用于創業補貼、小微貸款風險補償和貼息等,可以緩解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難。為此,江西修水專門成立了縣創業擔保公司,還通過“財企惠貸通”“財園信貸通”“財政信貸惠農通”等融資平臺服務返鄉農民工創業融資,僅2016年貸款近6億元。

      針對返鄉農民工創業用地難問題,不少資深“三農”專家、基層干部說,政府應將返鄉農民工創業用地納入城鄉發展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充分利用小城鎮和鎮村的存量非農建設用地,滿足返鄉農民工創業用地需求。

      專家建議,國家可允許地方通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折抵用地指標,并從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返鄉農民工創業,適當減免集體非農建設用地規費。

      優化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政府制度創新、政策扶持需要持續發力。崔傳義表示,應重點完善鄉村生產性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民工返鄉創業開通“綠色通道”,提供精準高效的政策咨詢、證照辦理等服務。

        匯川區板橋鎮返鄉農民回鄉發展藤編產業

      創在匯川,點亮“返鄉經濟”

      ——農民工返鄉創業推動農村轉型升級(之四)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是全國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被譽為“中國農民工政策發源地”和“返鄉創業第一縣”。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刷新農村面貌的重要撬點,其諸多經驗值得借鑒。

      匯川區農業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50%。與多數貴州山村類似,在田少土薄的廣大匯川農村,數萬名農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年背著行囊到沿海及周邊城市務工,過著候鳥式的生活。

      近年來隨著城鄉基礎設施的改善、東西部就業結構的轉變,匯川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人數呈逐年遞增之勢。匯川區副區長王巍介紹,匯川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數量從2013年的6315人猛增至2016年的1.5萬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數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截至目前,返鄉農民工創辦各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個體戶)7828家,累計帶動就業近4萬人。”匯川區就業局副局長周胤說。

      “飛出去時是小鳥,飛回來時是鳳凰。”匯川區委書記姜世甫說,返鄉農民工是促進鄉鎮經濟發展的“活寶貝”,為了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已經嘗到返鄉經濟“甜頭”的匯川區,將農民工返鄉創業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基層治理的戰略高度布局謀篇。匯川區探索獲得的一系列經驗,也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價值。

      一是在思想上重視,充分認識到農民工返鄉創業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解決農村社會問題的重要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研究員崔傳義認為,匯川區站位高,把農民工返鄉創業作為關系地方發展全局的大事來抓,領導重視、全區用力,這是匯川“返鄉經濟”走在全國前列的關鍵所在。

      “我們的領導干部在下基層的過程中,認識到農民工創業給老百姓帶來諸多好處,并為他們的創業精神所感動。”姜世甫說,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要真正認識到農民工是創業主體,政府是為他們排憂解難、提供服務的機構。

      二是營造創業環境,落實創業政策。2016年6月,匯川區出臺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實施意見,圍繞山地農業、康養旅游、現代服務業等,在財稅、融資、用地、培訓、子女就學等方面,加大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支持。

      姜世甫坦言,在農民工創業遇到難題時,有些支持政策并不明確。使政策清晰起來并具有可操作性、能夠落地,是政府需要承擔的責任。以解決用地難為例,在匯川,創業者和承包農戶一起商量,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有的是出租,有的是轉讓,有的是合作,還有的是把40年、50年、60年的土地經營權一次性流轉。這是在別的地方沒有的政策突破。

      三是狠抓創業服務。姜世甫介紹,匯川區為農民工提供的服務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為單個創業者提供服務,提供主體包括區、鎮、村的服務平臺或創業園區,一些重要的企業、項目,由主要領導干部提供服務。第二層次是區、鎮為返鄉創業的特色村鎮提供的共同服務、共同政策。第三層次是公共服務,包括匯川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勢產業發展帶規劃等。這三個層面的服務又與其他政府服務、市場服務、社會服務相結合,共同形成服務體系。

      四是多渠道推動培訓、輔導,增強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人力資本。崔傳義認為,匯川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形式多樣、輔導團隊陣容強大,采取政府官員、專家、創業成功人士“三結合”的形式,值得推薦。同時不少志愿者為農民工創業進行項目診斷、舉辦創業沙龍等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是充分發揮農民工返鄉創業優秀人物或群體的示范帶動作用。張明富是匯川返鄉創業農民工的“一面旗幟”。從最初賣化妝品到辦化妝品廠,再到搞養殖、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經營的鵪鶉養殖公司,張明富在帶動產業集聚、增加就業、脫貧增收的同時,也激勵著返鄉農民工投入創業創新的大潮。

      姜世甫表示,匯川產生了一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典型,并順勢推出學習優秀返鄉創業者活動。“我們對返鄉創業農民工群體不斷調查、總結、表彰、宣傳,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支持他們。一個個優秀代表樹起了,一家家企業興旺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渴望回鄉創業。”姜世甫說。

      在政策創新和服務提升的引領下,匯川區“返鄉經濟”日益壯大,一批鄉鎮初步形成了“雁歸經濟”集群,如板橋鎮農旅一體產業、團澤鎮特色種植養殖業、高坪鎮工業集群、泗渡鎮現代農業等,各具特色,發展勢頭良好,為匯川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記者雙瑞 沈洋 李平 李天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欧洲大片免费在线| 色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孕交videosfree黑|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伊甸园|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女人十八黄毛片| 免费一级大片儿| a级毛片在线播放| 男女边吃奶边做边爱视频| 好吊妞视频haodiaoniucom|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性色av免费观看| 做暧暧免费小视频| 99久热任我爽精品视频|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2018中文字幕在线|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蜜臀AV一区二区|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视频 |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 五月天综合视频| 英语老师解开裙子坐我腿中间|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sss视频|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男人影院天堂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