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英國與歐盟的第五輪“脫歐”談判在布魯塞爾落下帷幕,談判無果而終,陷入僵局。在“脫歐”談判程序啟動7個月后,英歐雙方仍未就公民權益保障、費用清單、邊界安排等第一階段關鍵性議題達成共識。談判進程的停滯給英國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令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談判能力和領導力飽受質疑,這又反過來給“脫歐”談判前景帶來更大不確定性。 雙方陷入第一階段談判“扯皮”之中,“無協議‘脫歐’”猜測令各方擔憂 歐盟委員會“脫歐”談判首席代表米歇爾·巴尼耶在12日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談判處在“令人擔憂的僵局”。他表示,“本周進行的第五輪談判以建設性的精神澄清了一些要點,但是沒有向前邁出一大步?!卑湍嵋俣葟娬{,歐盟在公民權益、愛爾蘭邊界、費用議題的談判上不會做出讓步。 英國首席代表戴維斯則表示,本周談判雙方增進了共同的目標共識,但“依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戴維斯再度就開啟第二階段的貿易談判向歐盟方面施壓,表示“為提供確定性,我們必須談論未來”。但歐盟方面堅持,目前的談判成果不足以開啟第二階段的貿易談判。 按照談判最初計劃,10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歐盟首腦會議將就是否進入“脫歐”談判第二階段交換意見,然而目前看來,啟動第二階段十分困難。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表示,要讓談判邁入第二階段十分艱難,目前雙方仍處于第一階段談判的“扯皮”之中。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0月9日在議會講話時表示,“我們期待談判進入下一階段,但是球在歐盟那邊”,暗示期望歐盟做出讓步,邁出打破僵局的第一步。這番發言引發歐盟反彈,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馬格里蒂斯·斯基納斯表示,“談判議題顯然有先后順序,第一階段——也就是‘脫歐’的程序問題尚未取得成果,所以球完全在英國一邊。英國必須采取行動才能推動其余步驟的展開。” 特雷莎·梅表示,英國需要做好“脫歐”談判最終達不成協議的準備,并透露英國政府已經著手相關準備工作。此番言論引發輿論熱議,紛紛猜測英國政府是否已經開始朝“無協議‘脫歐’”方向邁進。對此,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回應稱,歐盟不會為“無協議‘脫歐’”做準備。圖斯克曾發出警告,“無協議‘脫歐’”的結果將是雙輸,而英國首當其沖。 一旦出現無協議狀況,英國與歐盟在貿易、人員、關稅方面的既有便利安排將在2019年3月失效,這無疑會對英國在貿易、人員流動、服務領域尤其是金融業等方面帶來巨大沖擊。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對“無協議‘脫歐’”方案不予支持,他表示,英國應該只有到最后一刻才去考慮“無協議”。在11日的講話中,哈蒙德承認,目前的談判進程已經給英國經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 英國保守黨政府被指談判不力,首相面臨來自黨內的領導權挑戰 “脫歐”談判陷入僵局,英國民眾對政府處理“脫歐”談判的信任度已降到歷史最低點。根據最新民調,自今年夏天以來,認可政府談判表現的比例已經從6月的54%下降到本月初的36%。10月4日,在保守黨年會上,首相特雷莎·梅在演講中連續遭遇“抗議者遞上‘辭職信’”等意外“插曲”,甚至有約30名下議院議員醞釀發起對特雷莎·梅的不信任議案。 眼下,英國保守黨政府被指責談判不力,其削減公共開支的財政緊縮政策屢遭質疑,政府權威也受到挑戰。特雷莎·梅在保守黨內的領導權面臨挑戰,這給未來的“脫歐”談判前景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特雷莎·梅今年6月提前舉行大選未能如愿穩固其執政地位,保守黨反而失去議會多數黨地位,加之在倫敦大火后應對不佳,領導力不斷遭受質疑。近幾個月來,保守黨政府內部,不時有內閣成員在“脫歐”問題上表達不同意見。特別是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曾兩度闡述其“榮譽脫歐”計劃,與政府立場有出入,約翰遜與特雷莎·梅的政治對立意味越來越明顯。不過,面對來自黨內反對者發起的挑戰,特雷莎·梅強調,目前英國需要“沉穩的領導力”,她不會辭職,并且能夠得到內閣的足夠支持。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0月9日公布的數據,全球經濟2018年預計將維持強勁增速,但英國可能不在其列。指標顯示,在七大工業國中,英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已經滑落至最后一名。專家認為,“脫歐”導致的英鎊貶值、通脹率上升、英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系的不確定性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英國農業和園藝發展局的一項調查報告還認為,“脫歐”的最不利情況可能導致英國農場盈利下降一半。報告指出,歐盟根據共同農業政策而發放的補貼,對于英國農業和園藝業至關重要。與此同時,與歐盟的零關稅貿易也關乎英國農場的生存。如果這兩點由于“脫歐”受到影響,英國農場將面臨嚴重打擊。(記者李應齊) |
相關閱讀:
- [ 10-12]英歐“互踢皮球”!“脫歐”談判僵在哪兒?
- [ 10-10]英媒:若無法達成脫歐協議 英或加入北美自貿協定
- [ 10-08]“脫歐”談判進入關鍵期 英首相面臨黨內“逼宮”
- [ 10-08]英國首相將會晤商界代表 商“成功脫歐”途徑
- [ 10-09]第五輪英國“脫歐”談判啟動 英首相面臨政治逆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