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隨著移動互聯時代到來,網絡募捐成為公益慈善新模式。民政部表示《慈善法》施行一年來,通過網絡實施的捐贈超過10億人次,捐贈主體由80后、90后構成。 去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開始施行。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多來,通過網絡實施的捐贈金額超過20億元,捐贈主體由80后、90后構成,捐贈額度多在幾元至幾十元之間,呈現大眾化、年輕化、小額化趨勢。一些慈善組織來自于互聯網的捐贈已經占到捐贈總收入的80%以上,以企業為捐贈主體的舊有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另外,隨著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工作的逐漸展開,慈善組織數量在快速增長。截至今年10月10日,民政部認定和登記的慈善組織2429個,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的606個,捐贈金額也在持續增長。 網絡募捐給公眾捐贈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怎么來保證這些求助信息的真實性,防止騙捐行為發生呢? 根據慈善法的授權,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為慈善組織提供信息發布服務,還組織制定了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平臺的基本技術規范和基本管理規范,要求平臺有序引導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同時加強審查甄別,通過設置求助上限等措施,切實維護捐贈人等慈善活動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 今年9月4日,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正式上線運行。截至10月10日,全國1676個慈善項目、1219個公開募捐方案全部在平臺予以公開,便于社會公眾查詢了解和監督。民政部還要求,各地各類慈善參與主體要依托該平臺填報法定公開信息,對于敷衍了事、弄虛作假、透明度差的慈善組織,依法納入執法監察范圍。 |
相關閱讀:
- [ 10-15]福建省啟動 “中華慈善獎”申報工作
- [ 10-14]慈善募捐新生態逐步形成 80后90后成網絡募捐主體
- [ 10-12]第十屆“中華慈善獎”福建地區評選推薦啟動
- [ 10-09]漳州慈善總會舉行“愛心放飛夢想”助學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