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0月16日電(記者董瑞豐、周勉)水稻長得比人高、畝產可達800千克以上--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16日正式發布一種水稻新種質,株高可達2.2米,具有高產、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淹澇等特點,被認為開啟了水稻研制的一扇新門。 在湖南長沙郊區的試驗田里,記者看到,這種“巨型稻”株高普遍在1.8米以上,株形高大,集散適中,葉挺色深。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夏新界介紹,這種“巨型稻”光合效率高,單位面積生物量比現有水稻品種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蘗40個,單穂最高實粒數達500多粒,單季產量可超過800千克/畝。 此外,“巨型稻”莖稈粗壯,直徑可達18.5毫米,葉片蠟質和角質層厚,具有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淹澇等特點。夏新界說,“巨型稻”是在現有優異種源的基礎上,運用突變體誘導、野生稻遠緣雜交、分子標記定向選育等一系列育種新技術,獲得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新種質材料。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新種質材料,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未來還需要努力提高收獲指數。”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院士在“巨型稻”試驗田現場說。 據了解,作物的產量取決于生物量和收獲指數兩大性狀,前者為作物的總量,后者為籽粒、果實等所占比例。經過前兩次綠色革命以及近年的不斷挖掘,現有水稻種質的生物量和收獲指數都已接近上限,選育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種質成為水稻育種的主流方向。 亞熱帶生態所所長吳金水表示,“巨型稻”株形高大、稀植、生育期長、葉茂且冠層高、淹水深度大等,還可為蛙、魚和泥鰍等稻田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具有適宜種-養結合的優勢。 |
相關閱讀:
- [ 10-16]解讀中國“大個頭水稻”的“大”文章
- [ 10-13]廣西鹿寨:制種水稻豐收
- [ 10-09]浦城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紀實
- [ 09-29]第三代雜交水稻技術通過驗收 有望帶新“福利”
- [ 09-25]省農科院土肥所專家到河龍鄉指導水稻生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