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 胡喆 白國龍)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獲悉,我國可重復使用航天運載器研制正處于攻關階段,已開展可重復使用運載器總體技術等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預計在2020年左右將完成首飛,并將實現10天10次發射、單位有效載荷發射成本降低至現有一次性運載火箭的五分之一的目標,屆時將比肩美國,成為幾乎與美國同時完成重復使用運載器自主研制的國家。 重復使用運載器指能夠重復使用、可利用自身主動力將人員或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并能攜帶人員或有效載荷從軌道返回地面的一種航天運輸工具。 作為降低航天發射成本的重要途徑,重復使用運載器也是各航天強國競相研發的重點。2016年中國發布的航天白皮書指出,未來中國將開展低成本運載火箭、新型上面級、天地往返可重復使用運輸系統等技術研究。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發中心總體室主任陳洪波表示,重復使用運載器是航天技術與航空技術的融合,其兼具航天器和航空飛行器的特點。相比于傳統的運載火箭,其最典型的特性是可以像飛機一樣重復使用,而不是像傳統火箭一樣是一次性使用的。 陳洪波介紹,重復使用運載器可顯著降低航天運輸成本,其維護也較為簡單,因此可大大提高發射頻率,未來技術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像飛機一樣實現航班化的天地往返運輸。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明確了發展升力體式重復使用運載器“三步走”的發展思路。可重復使用運載器技術代表著世界科技前沿,可帶動先進材料、先進制造、控制、氣動等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同時其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陳洪波告訴記者,重復使用運載器可滿足未來“快速、可靠、廉價”的航天運輸需求,既能承擔未來我國空間站的人員、物資運輸任務,也能滿足軍民兩用的有效載荷發射需求,還能開發太空旅游等民用產業,未來生活在空間站的航天員也不用擔心補給問題,更多人也有機會前往太空一覽美景。 |
相關閱讀:
- [ 10-22]劉芳:女軍人執行任務類型越來越多樣化
- [ 10-20]景海鵬:讓浩瀚太空再次見證航天戰士的絕對忠誠
- [ 10-13]中央軍委給航天員大隊記一等功慶功大會舉行
- [ 10-12]憑擅長技術 日本欲參與國際載人航天探索
- [ 10-11]我國完成長征運載火箭發射252次 助力實現航天強國夢
- [ 10-04]24小時內兩次航天發射 “中國高度”一次次在刷新
- [ 09-29]美國航天局:計劃2033年抵達火星軌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