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廣東省廣州市警方通報,警方打掉一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在廣州多個網絡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111名,涉案金額達1000多萬元,被騙事主過萬人。 警方表示,經審查,該詐騙團伙以“廣州騏某商品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享某生物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名義,在內部設置經理、主管、組長、組員、后勤等職級人員,每個主管管理一個業務小組,每個小組約有10多名成員,他們在微信社交平臺上以推銷保健品為名行騙。 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等問題由來已久,如何鏟除這一毒瘤?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有關專家。 努力提升老年人辨別能力 不久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安部、工商總局等9部門,召開了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務院食品安全辦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長畢井泉表示,當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突出,社會反映強烈,老百姓深惡痛絕。各部門要把最嚴厲處罰落到實處,徹底整治食品、保健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問題。 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為何屢禁不止? “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都比較注重自己的健康,手里也有一些閑錢,不少老人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去購買保健品,由此撐起了保健品市場。”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說,除此之外,有些老人比較寂寞,有些老人知識更新換代沒有跟上,容易成為保健品營銷的主要目標。 保健品行業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營銷。 “很多保健品營銷固定的套路是,先打親情牌,讓老年人在心理、情感上產生依賴。之后再打優惠牌,老年人都愿意得到一些實惠,諸如買一送一、免費旅游等。最后打療效牌,一邊嚇唬一邊吹噓,讓老年人心甘情愿為保健品買單。”朱毅說,現在保健品針對老年人的營銷可以稱之為欺負式營銷、詐騙式營銷、洗劫式營銷,現在一個新的趨勢就是,這種營銷方式已經不再滿足于僅僅面向城市老人,而是開始向農村老人滲透,保健品營銷下鄉,這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 今年3月,山東省青島市一位老人離家出走后身亡,他在遺書中寫道,“××集團坑死我,從去年至今硬騙我買了6萬余元保健品,說讓我和老伴可到云臺山、西安、巴厘島等地方旅游,至今一個地方也沒去,產品也沒拿到多少”。 “保健品營銷之所以會涉及返現乃至營銷,是因為為了擴大銷路掙錢而無所不用其極,人們能想到或者不能想到的辦法,都使出來了。老年人的辨別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受害最深。”朱毅說。 加強科普宣傳豐富群眾知識 畢井泉指出,老百姓對食品安全滿意不滿意,本質上是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問題,是關系人心向背的問題。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長期存在的頑疾,受害的是一些老人、病人,社會反映強烈,廣大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一項關系最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治任務。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的要求落到實處。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保健品行業的發展前景確實不錯。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我國保健品行業的規模僅有1131億元,去年保健品行業規模達到了2644億元。近幾年來,中國保健品行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預計2017年保健品規模將到達2927億元。 “保健品行業很早就已經非常依賴廣告營銷,現在最大的問題在于欺詐營銷盛行。過去,保健品最大的問題存在于生產流程,比如非法添加等,現在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但欺詐營銷無疑是最為突出的問題,采用一些灰色的方式營銷,鉆監管的空子,比如小廣告、召集目標顧客開會,或者不在固定場所銷售,而是現場售賣、上門推銷。”朱毅說。 朱毅認為,關于保健品的投訴一直居高不下,之所以會這樣,不是因為吃了保健品出了什么事,保健品營銷也不是在賣假貨,而是價格虛高,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是老齡化社會面臨的一大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也要站在這樣的高度去采取應對措施,比如讓老年人生活更加豐富、充實,避免過度將精力放在保健品上;要提供更多信息、咨詢服務,讓老年人在面對虛假宣傳、洗腦式營銷時,能夠方便地核實、查證。虛假宣傳、洗腦式營銷通常都有固定的流程,每個流程又有設計得比較好的情景,可以說,單個老年人面對的是一個有組織、有策略、有配合的營銷團隊,所以要為老年人購買保健品提供更多服務和保障。”朱毅說。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也認為,需要加強科普宣傳。“老百姓信這個東西,還是因為不了解,被商家誤導。加強科普宣傳,老百姓懂得多了,自然也不會上當受騙了”。 “前不久我給一個社區做保健品方面的宣講活動,我感覺到很多老年人都是性格開朗、多才多藝的,但是在保健品方面確實存在盲區。如果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夠深入基層,或者開通熱線電話,方便與老年人溝通,并讓他們信服,他們就不會過于沉迷保健品營銷。還有一些保健品在做直銷時,是不允許退貨的,這樣的狀況需要調整,讓消費者擁有更多話語權。”朱毅說。 |
相關閱讀:
- [ 10-31][舉報]永泰有人賣虛假保健品老年人受騙盼整治
- [ 09-26]虛假保健品盯上老年人群 “招數”防不勝防
- [ 07-24]整治食品保健品虛假宣傳要用“重拳”
- [ 07-14]9部門整治食品保健品虛假宣傳 虛假廣告代言人擔責
- [ 07-11]“冷靜期”讓購買保健品更冷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