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督巡查發現企業執行率高達97% 專家稱空氣重污染提前預警效果顯著 11月3日,北京藍天白云,卻發布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事實上,不僅北京,據環保部今天透露,同一天,天津及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的部分城市也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并于4日零時開始啟動II級應急響應。而實際監測結果卻是,11月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只有太原和保定等城市小時濃度達到中度污染級別。 針對公眾對區域內多地“好天”卻啟動橙色預警的不解,環保部今天透露,經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自發,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等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的會商,他們認為,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及多家科研機構的研究都表明,提前1至2天采取應急減排措施,能夠更有效地降低PM2.5峰值濃度,推遲重污染發生的時間。同時,環保部督查和巡查發現,由于企業重污染預案執行率高達97%等原因,使得本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影響降低了很多,污染濃度峰值比預測要低,持續時間也相對較短。 有公眾提出,此次污染過程中,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的空氣質量總體較好,為什么多個城市也發布了橙色預警并啟動了應急響應措施? 賀克斌認為,這次污染期間,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偏南風的風速較大,這些地區的空氣質量較好。但無論是模式預測還是實際風場都能看到,這些地區排放的污染物隨著偏南風的輸送,快速匯聚在京津冀中南部太行山一帶,使得沿山城市空氣質量逐步惡化。賀克斌說,如果沒有提前采取應急減排措施,這些城市的PM2.5峰值濃度將會進一步升高,各地進入重污染的時間也會更早。 王自發則稱,這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污染過程,主要是在持續偏南風和大氣擴散條件轉差的情況下,污染物排放累積、傳輸和二次轉化所致。他說,根據以往經驗,提前采取應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積前就把排放強度降下去,是重污染天氣應急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也有公眾提出,這次污染過程,為什么老百姓感受到的實際空氣質量比發布的預測要好,重污染發生時間也比預測的晚?對此,柴發合說,針對這次污染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 26”城市采取了區域應急聯動,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包括鋼鐵、水泥、鑄造、家具、礦山開采等行業的停限產,國Ⅲ及以下的機動車限行,重點企業錯峰運輸,施工和交通揚塵管控等。同時,今年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大幅增加了管控企業數量,壓實減排措施,基本做到涉氣企業全覆蓋。區域整體管控企業數量從去年的近1萬家增加到今年的5萬家左右。 據他透露,環保部派出的28個督查組和102個巡查組,共檢查企業1085家,發現未落實應急預案的企業僅32家,執行率高達97%。 柴發合表示,初步分析“2 26”城市在采取橙色預警期間,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在20%左右,有效抑制了此次污染過程中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的快速上升。 “重污染天氣預警是各地政府根據國家和地方空氣質量專業預報機構的預測預報結果,科學決策并對社會發布的。預測結果是基于日常的污染物排放量,通過多種空氣質量預測模型,結合氣象資料得出的。而人民群眾實際感受到的空氣質量現狀,則是地方政府已經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后的結果。”柴發合認為,實際空氣質量比預測的好,或者重污染發生時間比預測的晚,正說明已經采取的減排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 污染過程什么時候結束?預警什么時候解除?柴發合說,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城市可于今日15時解除預警,其他城市可于晚24時解除。同時,各地可根據實際空氣質量狀況和當地預測預報結果,自行決定解除時間。 |
相關閱讀:
- [ 11-06]環保部:重霾“爽約” 京津冀各地可提前解除預警
- [ 11-05]環保部:11省126市飲用水源地污染隱患將全部清除
- [ 11-01]入海排污口設置擬改為環保部門備案
- [ 10-29]環保部:前三季度京津冀區域顆粒物濃度同比上升
- [ 10-27]中國環保部:2015年中國地表水總體水質為輕度污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