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忠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
張永忠(右二)向記者介紹研發的汽車發動機維修工具。
資料照片。 “總維修顧問” 時光如梭,30多年來,張永忠始終“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經他手調修好的發動機已經數不清有多少臺。在這期間,他先后被評選為工廠十佳能手、公司一級技能師、重慶市勞動模范、中國兵裝集團技能大師、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 每當有同事求助時,他都毫無保留地把多年積累的技能分享出去。公司駐各地遇到棘手技術問題時,張永忠總是能幫他們迅速排除發動機故障,被大家稱為“總維修顧問”。 “技術這個東西保留是沒用的,技術要給別人解決實際困難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張永忠坦言自己的愿望就是,把自己多年沉淀的維修技巧傳授給更多的青年員工,“讓他們超越自己”。 他帶領工作室團隊,總結發動機調試經驗,在公司汽車大學開設了發動機常見機械故障診斷與維修等7門專業課程。 “先做人,再做事”,帶徒弟,他不僅將技藝傾囊相授,更注重以自己的行動給徒弟上好職業道德這一課。靠著這一原則,張永忠親手帶出了一支全能發動機調修技術團隊。 如今,他的全能團隊中,有公司二、三級技能師5人,高級技師25人,技師100余人,在兵裝集團技能大賽中屢獲發動機裝調項目一、二、三等獎。長安汽車現在的發動機調修一線技術骨干中,有80%接受過他的指點。 談及工匠精神,張永忠告訴記者:“搞技術必須要有興趣,對工作充滿熱愛并保持專注,不怕吃苦,勤思考,愛鉆研,精益求精,并執著地堅持下去”。 今年10月,張永忠作為代表參加了黨的十九大。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聽到總書記的這句話時特意用筆把它圈起來,心情特別澎湃!”張永忠告訴記者,“這段表述說出了廣大技能人才的心聲,作為一名技術工人自己深受鼓舞,也非常自豪”。 “學習落實十九大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就是要帶動身邊的職工認真鉆研技術,掌握過硬技能,甘于奉獻,為提高中國汽車制造業技能水平不斷貢獻力量”。張永忠告訴記者。 |
相關閱讀:
- [ 11-15]【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鉗工張德勇:最在乎在崗位上創造的價值
- [ 11-15]市老教授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為實現中國夢獻智出力
- [ 11-14]中國夢微電影|寫給媽媽的日記
- [ 11-14]【中國夢·踐行者】中國夢推動青年投身創業大潮
- [ 11-14][中國夢實踐者]姚期智:永遠站在學術第一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