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兩度摘得科幻雨果獎,頂級國際學術期刊專欄刊載中國科幻小說,海外學界研討科幻“中國流派”……這些年,中國的“科幻熱”傳導海外,引發世界“同頻共振”,進入與世界互動的“黃金時代”。 積蓄多年勢能,中國科幻絢爛綻放,向世界展現中國人對技術的思考,對人性的體察,對審美的求索,對未來的想象。 越來越有“國際范兒”的中國科幻,如何繼續講述迷人的中國故事?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還會帶給世人怎樣的驚喜? 【在崛起中發現中國科幻】 從寂靜無聲到大放異彩,中國科幻“被世界發現”背后的隱含邏輯是中國的崛起與世界的好奇。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國際科幻高峰論壇上,科幻出版人姚海軍如此解讀中國科幻風靡海外的時代背景。 中國科幻曾經只是西方讀者茶余飯后的消遣。老舍的長篇科幻作品《貓城記》上世紀曾被譯介到歐美和日本,回聲寥寥。伴隨當代中國的崛起和全球地位提升,《三體》海外出版以及大批中國科幻作品進入西方視野,這種“被動式”得以扭轉。 “外國讀者從這些優秀作品中看到中國人想象的邊疆,看到中國對未來的構想、中國人的世界格局。”姚海軍說。 2001年以來,中國科幻作品外文版本發行超過100種,語種超過10種。隨著《三體》多語種海外出版和創紀錄的發行,中國科幻旋風從北美、西歐的發達國家刮到不少拉美新興發展中國家。 在《三體》效應帶動下,不少國內文化出版機構“借勢出海”,開拓海外推廣渠道,把更多中國科幻作品推向國際舞臺。科幻作家陳楸帆介紹,美國知名科幻雜志《克拉克世界》2015年起開設中國作家專欄,迄今刊載30多篇中國科幻小說,有力提升了中國科幻作家群體的國際認知度。 【在共情中讀懂中國科幻】 透過科幻閱讀,世界得以傾聽中國的心跳,因共情而共鳴。而幫助外國讀者打破語言藩籬、破解“中國密碼”的,正是科幻譯者。 《三體》斬獲雨果獎,出色的英文翻譯功不可沒。一些英語讀者感嘆,劉宇昆的譯作暢如流水,讀起來“更像原著”。 在劉宇昆看來,翻譯是對語言的再塑造,也是對作品的再創作,是一個充滿挑戰、不斷追尋和重塑的過程。而與作者產生共情、心靈相通,“能在頭腦里聽到他們的聲音”,才能真正做到精準傳遞原作的思想情感。 這一觀點得到第75屆世界科幻大會副主席克里斯托·赫夫的認同。她認為,鑒于跨文化傳播的復雜性,科幻作品未必采取直譯,但一定要忠實于原著的精神內核。 中國科幻文學的繁榮激發了不少海外譯者的翻譯熱情。科幻研究學者張峰就發掘了一名自發翻譯錢莉芳科幻作品《天意》的年輕海外譯者。如今,這名高中女生已經成長為劉宇昆翻譯團隊的重要成員。“如果這些海外譯者得到更多支持和正反饋,相信中國科幻的翻譯范圍會更廣,水平會更高,成果也會更突出。”他說。 姚海軍說,中國科幻真正走向世界,除了需要發現和培養更多優秀譯者,探索更有效的海外推廣,更要避免浮躁,專注創作。 科幻蕭瑟的年代,大家難免悲觀。科幻繁榮的當下,情緒的鐘擺似乎又朝盲目樂觀的方向擺動。“其實中國科幻的基礎相當薄弱。每年產生的小說不過幾十部,優秀科幻作品數量也不多。” 姚海軍說,先要夯實基礎,發掘培育新人,構建孵化平臺,完善評獎機制,同時加強對國外科幻文化與市場的研究,才能讓中國科幻國際化的腳步更自信。 【科幻產業化的夢與路】 《三體》的成功成為撬動中國科幻產業的一個支點,產業化之路成為中國科幻走向世界的新征程。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秘書長李景富說,影視化作為科幻有效的產業化轉型方式,承擔著將中國科幻推向世界舞臺的責任。不少人預測,未來五至十年,超過《戰狼》票房奇跡的“爆款”會是一部科幻電影。 科幻電影,也許是中國科幻的下一個里程碑。 如今,劉慈欣、韓松、何夕等一批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已經進入影視轉化階段。由劉慈欣小說《鄉村教師》改編、寧浩執導的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定于2019年初上映,改編自韓松小說《冷戰與信使》、新銳導演李霄峰執導的同名電影正在籌備中。 北京中天傳媒創始人、科幻制片人姜濱濱說,從全球電影市場現狀看,中國觀眾對于好萊塢工業流水線生產的大片日益審美疲勞。與此對照,一批小投資、高品質、類型化國產電影在分眾市場積累良好口碑,為科幻電影的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當然,要在短時間內走完好萊塢幾十年走過的路,實現彎道超車,中國科幻電影面臨諸多挑戰。缺乏專業科幻編劇、導演,科幻特效制作能力有限,國際合作經驗不足、產業鏈不完備、對接市場困難……歸根結底,缺乏專業人才。 如何打破人才瓶頸?姜濱濱說,業內正在籌劃設立中國科幻電影學院,著眼構建人才培養、電影制作、推廣發行的高端平臺,提高科幻電影產業的專業化、規模化程度。 人們期待,有朝一日,中國科幻電影以創新的視覺表達,展現國人的想象力、文化價值和精神氣質,為世界提供一種新的審美可能,講出更精彩的中國故事。(韓梁 王雅晨)(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9-30]原生恐龍世界 大型全景科幻演出《遠去的恐龍》上演
- [ 08-12]美國科幻作家蟬聯雨果獎 劉慈欣未能續寫傳奇
- [ 04-28]這不是科幻片!科學家稱未來計算機或能刪除你的思想
- [ 02-09]3D打印out了?4D打印讓科幻變現實
- [ 01-05]以色列研發“飛行汽車” 造型科幻感十足
- [ 07-22]英國蛇形畫廊展館對外開放 外形科幻(組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