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讀大學時就聽說過林超倫。他是英國外交部首席中文譯員,為包括女王、五任首相、議長在內的諸多政商要人做過口譯,因此被人稱為“御用翻譯”。 林超倫的水平在英國受到普遍認可。前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的私人秘書、英中貿易協會前主席查爾斯·鮑威爾勛爵曾評價林超倫是英國中英文口譯“第一人”。 不過,當我在倫敦見到林超倫時,他的低調卻讓我印象深刻。他不愿被稱為女王的“御用翻譯”,解釋說,自己并非全職為英國王室服務。 作為外交“第一線”和“最高層”的親歷者、參與者,林超倫對過去20年中英關系的發展有何觀察?他舉例說,自己創辦的翻譯公司就可以看作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一塊晴雨表。 2004年,林超倫就意識到,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已經輻射世界其他地區,便問自己:中國崛起有何商機?他覺得對中英語口筆譯的需求會大大增加,于是就花了一年時間,把公司業務轉向翻譯。現在,中英關系越好、交往越密切,林超倫公司的業務量就越大。 林超倫總結道,以前,中國代表團、企業來英國搞活動,是英方請來的“客人”,來找公司做翻譯的是英方;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代表團、企業已經“反客為主”,在英國主辦各種活動,也成了公司的主要客源。 中國赴英國留學人數更能體現兩國關系的發展。林超倫記得,2003年,他在編寫《實戰口譯》一書時還很自豪地寫道,在英中國留學生已達到1萬人。當時覺得那是很大的數字,現在已經超過16萬了,直讓林超倫感嘆發展太快。 【機器翻譯是未來大趨勢】 譯事之難,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只有翻譯者本人最能體會。 我問林超倫,給那么多政經要人做翻譯是什么感受?林超倫說:“口譯是不允許出錯的即席創作。” 他記得,有一次,時任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訪問中國,在上海參觀一場科技展時作即興演講,突然說他很喜歡“Kissing Booth”(字面意思為“親吻布思”)。林超倫知道布萊爾妻子的娘家姓氏就是“布思”,但這里是指什么?他當場就“卡殼”了。 布萊爾隨即笑著對他說“我做給你看”,接著就親吻起他的夫人來,全場大笑。 林超倫后來才知道,那場展覽中,有一處展臺就叫“Kissing Booth”,但這里的“Booth”并非姓名,而是單詞原意“小間”。展臺前有個攝像頭,參觀者可在攝像頭前做各種親吻狀,攝像頭攝下后,可在電腦特定的軟件上做出各種變形。當天布萊爾參觀了,遂作出一語雙關的表述,林超倫沒有看到,因此沒法翻譯。 在林超倫記憶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講的是標準英語,話不是很多,但對所有人的禮儀都很到位。因為身份所限,女王不能在公開場合發表政治觀點。 “我很佩服她的一點是,她能做到該說話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不說,而且沒有一句話你能挑剔的,這是一門藝術,”林超倫感嘆道。 多年為高層做口譯的經歷讓林超倫相信,翻譯如果能通過音量、語氣、目光、動作等方式,不僅如實傳遞語言信息,而且傳遞講話人的情感與震撼力,這樣效果會更好。“這么多年,我很注重這一條,效果很明顯。領導人會從你翻譯出來的話中讀出情感,話是會忘的,情感是不會忘的。” 目前,林超倫正在全身心投入機器翻譯的研究。他預測,機器翻譯的普及會改變人的溝通方式、生活方式,極大地解放生產力,讓語言不通的人也能便利交流。 他斷言:“未來的大趨勢一定是機器翻譯。機器開始逐漸取代人工是近在咫尺的事。這就是未來。” (桂濤)(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7-11]華裔女子嫁澳洲夫婿 結婚近兩年仍需翻譯機翻譯
- [ 06-08]赴日就醫外國人激增 日本城市將推醫療翻譯服務
- [ 05-26]聯合國確定九月三十日為國際翻譯日
- [ 06-06]美國一名記者和翻譯在阿富汗采訪時遇伏擊身亡
- [ 12-14]全球頭一遭 英國公司招聘“表情符號翻譯員”
- [ 03-22]英媒稱英國學生史無前例使用中國數學教材:一字一句翻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