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的小弟來了,龍宮將添新客 “深海勇士”系4500米載人潛水器 明年啟用 本報記者 陳瑜 “十二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11月30日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驗收。 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被比作“蛟龍”號的“弟弟”。有了7000米級深度的“蛟龍”號,我國為什么還要研制4500米載人潛水器?4500米載人潛水器實現了哪些創新?未來我國在潛水器研制方面將有什么“新”動作?科技日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相關人士。 “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由中船重工702所牽頭組織實施。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702所研究員胡震解釋說,下潛深度是深海探索能力的一種象征。但我國不僅需要下潛深度大的潛水器,還需要適應不同科考需求、到達各種不同海域深度的潛水器。 4500米載人潛水器能帶動一批深海通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大大提高裝備國產化率。依據經費額度計算,4500米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率達到95%。國產化率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科考性價比。“初步估算,每個潛次潛水器本身成本約為‘蛟龍’號的20%。”胡震表示,待明年4500米載人潛水器開始試驗性應用后,將對成本做進一步統計分析。 作為業主單位,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海試現場驗收專家組組長丁抗希望,未來潛次價格和美國“阿爾文”號相比,具備市場競爭力。 “與國際同類潛水器相比,4500米載人潛水器在電能、潛浮速度、聲學通信和自動控制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丁抗說。 驗收會上,15位專家給出了意見:課題研制過程中突破了鈦合金載人艙、超高壓海水泵、低噪聲推進器、液壓源、充油鋰電池、浮力材料等關鍵技術。通過課題實施,我國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和裝備制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具備了自主研發和制造深海載人潛水器的能力。 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海洋處處長孫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盡管該課題立項于2014年,但早在“十一五”末,4500米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就已啟動,目標是在“蛟龍”號研制與海試的基礎上,推動我國大深度潛水器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國產化、功能化、譜系化,并帶動深海技術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這一任務,科技部先后部署了8個項目/課題,共投入中央財政經費約3億元。 “4500米載人潛水器不僅為我國已投入使用的‘蛟龍’號的技術更新、正在研制的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奠定了中國制造的基礎,也標志著我國已擁有海洋大深度技術自主研發能力。”丁抗說。 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702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葉聰告訴記者,按照計劃,將在2020年完成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未來科學家將隨著它深潛萬米海底進行科考,探索深海大洋的未知世界。 “在‘蛟龍’號和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經驗的基礎上,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它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會創造新的‘中國深度’,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探測能力與研究水平。”葉聰說。 (科技日報北京11月30日電) |
相關閱讀:
- [ 11-21]國企改革新突破:地方國企唱主角 行業領域再拓寬
- [ 11-07]對話“蛟龍號”副總師:中國將建深淵“國際空間站”
- [ 10-29]核心構件取得突破!一起看,萬米潛水器的載人艙是如何煉成的?
- [ 10-29]“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網上展:打造足不出戶、永不落幕的展館
- [ 10-24]擔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從黨的十九大看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 [ 10-23]擔負起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從黨的十九大看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 [ 10-23]黨的十九大代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反響熱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