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1月30日電 題:1元可賣招標價10元——透視醫用耗材背后的腐敗新花樣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胡錦武 高皓亮 江西宜春市人民檢察院日前對贛南醫學院原黨委書記黃林邦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其中醫療設備、耗材行賄受賄成為案件焦點。記者在對案件調查了解到,背后的回扣等腐敗令人驚心,花樣也不斷翻新。專家提醒,當警惕“以藥養醫”變成“以檢查、耗材養醫”。 設備和耗材領域的水有多深? 記者采訪獲悉,黃林邦案牽出多名干部涉腐落馬,其默認、支持甚至慫恿多名親屬插手人事安排、工程項目和藥品、醫療器械、設備等醫療用品采購,其中,一些不法商人將耗材設備等大幅加價銷售,有的耗材利潤率高達10倍。 設備、耗材領域的水有多深?對此,江西某三甲醫院專門分管這一領域的一副院長坦言,他從醫30多年也搞不清楚。受限于醫改后每百元醫療收入中耗材占比不得超過20%的規定,這名副院長在經過省市兩級招標形成的價格上,再二次議價,結果發現即便招標價10元的耗材,到最后1元也能成交。 “只要他們愿意做,就說明不虧本,只不過沒有那么大的空間給回扣而已。”這名副院長說。 一名耗材經銷商告訴記者,不只是價值數百上千萬元的醫療設備,即便一些毫不起眼的棉簽、紗布、口罩,也可能成為醫藥代表和不法醫務人員的“嘴中肥肉”。 2017年10月,江西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吉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劉永兵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一案。經查,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醫療器械供應商張某為取得劉永兵對他向醫院供應棉簽、紗布、口罩等醫療器械采購業務上的支持,分四次送給劉永兵現金50000元。 劉永兵案并非個案。記者梳理發現,暴利驅使,加上臨床日常、長期、大量使用,使得耗材領域的腐敗案件呈現窩案、串案、大案等特點。 在黃林邦一案中,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多名班子成員長期收受企業老板財物,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原院長邱悅群及審計科原科長鐘星明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涉案金額巨大,數百名干部、醫護人員收受醫藥代表“回扣”。 |
相關閱讀:
- [ 09-12]醫療耗材成腐敗重災區 斬斷醫用耗材黑色利益鏈
- [ 02-25]揭醫用耗材腐敗鏈條:供應商稱回扣20%是“行規”
- [ 01-06]公立醫院熱衷高價進口醫療器械 加劇“看病貴”
- [ 05-29]廣東省對醫用耗材進行初步編碼 讓百姓看病不糊涂
- [ 05-26]多部門:緊抓醫用耗材專項整治等重點問題
- [ 05-17]國辦:改革藥價監管方式 規范高值醫用耗材價格
- [ 11-22]口腔行業暴利利益鏈調查:一顆牙1萬多成本僅4000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