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送設備安了多少好心? 一名從業10年以上的醫療耗材經銷商告訴記者,一款耗材出廠價7元,賣到醫院至少要翻4倍以上形成采購價,一般是30元左右,這中間,要拿出30元的15%給醫務人員做回扣。 耗材靠走量,設備采購更多是一錘子買賣,且存在“崇洋媚外”現象。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即便國產的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供貨商和醫院也更愿意選進口的,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追求更先進的設備,而是進口的價格不透明,相對國產的更便于攫取最大利益。 一名醫療設備供應商告訴記者,在這一過程中,供應商在醫院的代理人,提前把公司提供的設備參數作為招標參數,以形成獨家代理,且不會存在太多價格競爭。辦案人員介紹,在黃林邦這起腐敗窩案中,部分設備采購價比市場均價高出上百萬美元。 國外品牌之間不存在價格競爭嗎?面對記者的疑問,這名供應商道出更深一層關系,國外品牌在國內的代理商往往互相配合,以陪標的形式互相配合,瓜分設備采購市場蛋糕?!斑@對民族品牌也是一個極大的影響。” 但這些操作手法存在維護“關系成本”較高的問題,一旦供應商在醫院的利益代理人崗位變動,就要重新建立關系。于是,有供應商實行免費送設備,卻用“看不見”的耗材和檢查賺更長久的錢。 “一臺設備不可能只用三五年?!边@名供應商說,很多設備專用耗材具有不可替代性,有的甚至還設置程序,一旦更換試劑、耗材設備就自動鎖死。于是,一次免費設備贈送,加上長期的回扣,藉此可把醫院捆綁到一條船上。 不管有無指征都必須做檢查? 江西某二甲醫院從2015年起委托市場機構,每月對醫院的CT室和核磁共振室進行核查,在最初期發現檢查陽性率只有40%?!耙簿褪钦f10個患者做CT,只有4個真正查出了問題。有些科室不論患者有沒有指征都會要求去做一個?!边@家市場機構的一名工作人員說。 這名工作人員介紹,CT檢查在醫保目錄內屬于丙類,患者首先要自付15%,在這一前提下再進行報銷,患者每次最后要掏300多元。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一些檢查背后還存在耗材“回扣”激勵。記者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安徽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年7月審理的一起案件中,當地一家醫院CT磁共振室副主任屠某某和6家醫療器械公司口頭約定,CT室使用上述供貨公司的醫療設備或藥品,上述各公司均給予CT室一定數量的回扣。從2009年擔任CT磁共振室副主任到案發,屠某某代表CT室收受供貨公司回扣款共計130.48萬元。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告訴記者,取消藥品加成,嚴控藥占比,公立醫院改革使得藥品領域的腐敗得到一定遏制,但醫院科學的運行補償機制、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未建立,要謹防“摁下葫蘆起了瓢”,“以藥養醫”變成“以檢查、耗材養醫”。 2017年5月,國務院對《醫療器械管理條例》作出修改,其中增加條款: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應當對大型醫用設備的使用狀況進行監督和評估;發現違規使用以及與大型設備相關的過度檢查、過度治療情形,應當立即糾正,依法予以處理。 傅鴻鵬建議,仿照藥品監管相關制度設計,開展高值醫務耗材、檢驗檢測試劑、大型醫療設備集中采購,建立公開透明、多方參與的價格談判機制。同時,針對設備、耗材使用環節設置相關技術指標,盡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醫療檢查和使用。 |
相關閱讀:
- [ 09-12]醫療耗材成腐敗重災區 斬斷醫用耗材黑色利益鏈
- [ 02-25]揭醫用耗材腐敗鏈條:供應商稱回扣20%是“行規”
- [ 01-06]公立醫院熱衷高價進口醫療器械 加劇“看病貴”
- [ 05-29]廣東省對醫用耗材進行初步編碼 讓百姓看病不糊涂
- [ 05-26]多部門:緊抓醫用耗材專項整治等重點問題
- [ 05-17]國辦:改革藥價監管方式 規范高值醫用耗材價格
- [ 11-22]口腔行業暴利利益鏈調查:一顆牙1萬多成本僅4000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