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6日電 近日,交通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到,到2020年,綠色出行比例顯著提升,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意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在綠色交通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相對粗放、運輸結構不盡合理、綠色交通治理體系不盡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依然存在,難以有效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學、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綠色交通重點領域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具體為: 客貨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和水運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承擔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鐵路客運出行比例逐步提升。 先進運輸組織方式進一步推廣。力爭實現2020年多式聯運貨運量比2015年增長1.5倍,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 綠色出行比例顯著提升。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港口岸線資源、土地資源和通道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交通運輸廢舊材料循環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穩步提升。 清潔高效運輸裝備有效應用。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數量達到60萬輛,內河船舶船型標準化率達到70%,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率達到80%。內河運輸船舶能源消耗中液化天然氣(LNG)比例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200%。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5%,營運貨車、營運船舶和民航業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2015年分別降低6.8%、6%和7%,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2%。 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船舶水污染物全部接收或按規定處置,環渤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水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65%、20%和30%。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7%。全國主要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以上已建的集裝箱、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 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符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要求。建成一批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示范工程,實施一批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項目。 到2035年,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交通運輸發展新格局,綠色交通發展總體適應交通強國建設要求,有效支撐國家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相關閱讀:
- [ 11-28]福州12月加開往廈門等地19趟動車 方便市民出行
- [ 11-24]連江馬鼻24年“斷頭路”年底打通 解決2萬多名群眾出行難題
- [ 11-21]從“共享”到“按需自動” 讓出行夢想慢慢走進現實
- [ 10-24]用“四讓”鑄造文明出行
- [ 10-22]親子畫“綠”倡導文明出行
- [ 10-17]公交改革:廉價公共交通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 [ 10-13]值得期待的“自行車高速路”
- [ 10-09]共享模式滲入游玩休閑各環節 假日出行更輕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