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深化供給側改革 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
2017-12-11 07:16:55??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2018年經濟工作 深化供給側改革仍是重中之重 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 會議明確指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 會議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列入明年要著力抓好的重點工作。 多位專家表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明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正是要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布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擺脫圍繞速度判斷經濟發展的范疇,從發展的本質出發,引導政策重心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而“穩中求進”是推動三大變革、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遵循的工作總基調。 專家表示,十九大報告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列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首要任務,本次政治局會議再次明確其為2018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凸顯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我國當前政策體系和經濟工作中的主線地位。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全球經濟依然維持復蘇態勢,為國內推動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今年在金融去杠桿,過剩行業去產能和房地產去庫存層面上成效明顯,明年重心可能會向補短板傾斜,并加大產業升級和轉型力度。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告訴記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性措施。改革的關鍵在于擴大有效供給。明年可以繼續在改善供給結構上下功夫,例如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此外,還有專家表示,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另一方面,要立足生產和生活消費升級的需要,推動傳統產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向質量提升、綠色低碳、服務優化、品牌高端等方面發展。 在經歷了力度空前的調控之后,明年房地產市場動向如何,備受關注。此次會議將“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列為2018年要著力抓好的重點工作之一,并強調要“力爭取得明顯成效”。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加大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最大的亮點是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這也是房地產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吳琦表示,本次會議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2018年將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出臺更多配套政策和調控措施。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立足點,以土地、住房的供給端改革,稅收、信貸的配套政策改革、以養老、醫療、教育等資源分配改革為著力點。同時繼續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建議,應堅持調控不動搖、不放松、不歇腳、不松懈,從金融、土地、財稅等方面采取切實措施,推動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政治局會議還特別指出,要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其中強調,明年“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防范風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說,面向未來,金融機構應將防范風險放在各項工作首位,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兩手抓、兩手硬。 |
相關閱讀:
- [ 12-04]兩屆中央政治局“首會”,習近平都抓這件事
- [ 09-1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研究擬提請黨的十八屆七中全會討論的文件
- [ 12-30]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金養建遇車禍去世
- [ 10-13]五中全會前的政治局會議 有哪些弦外之音
- [ 09-11]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
- [ 07-30]政治局會議決定設立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
- [ 07-02]中央第五巡視組進駐中直管理局 公布電話信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