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輿論積極評價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帶來更多機遇
2017-12-22 11:37:4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度落實了中共十九大的經濟戰略部署,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作為三大工作重點符合現階段中國經濟提質發展需要。此次會議對于增長目標和改革目標的權衡也顯示了中國未來更加重視經濟去杠桿和環境承載能力的立場和決心。 近來,國際輿論高度關注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普遍認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導下,中國經濟更加注重增長的質量,既確保自身可持續發展,又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機遇。 英國政府高度贊賞中國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的發展模式。英國財政部表示,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聚焦經濟增長質量表示歡迎,高度認可中國經濟優化升級所取得的成效和所作的不懈努力,認為這將確保中國經濟在中長期內更具有可持續性。同時,英國也期待中國能夠進一步推進改革,使市場在資源有效配置中更多發揮決定性作用。 國際經濟分析機構福克斯經濟研究公司在綜合了近50家全球主要銀行和經濟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后認為,在新的經濟發展指導思想下,中國經濟將更為堅定地向更具可持續性發展模式轉型。近期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工業產出有所放緩,但是消費和零售業數據走高,這表明轉型仍處于正在進行時。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度落實了中共十九大的經濟戰略部署,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作為三大工作重點符合現階段中國經濟提質發展需要。此次會議對于增長目標和改革目標的權衡也顯示了中國未來更加重視經濟去杠桿和環境承載能力的立場和決心。總體而言,預計中國經濟基本面未來仍然保持健康水平,這為中國經濟改革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資源。 瑞銀財富管理英國投資辦公室負責人余修遠表示,在經濟增長穩健之時推進關鍵改革無疑是正確的選擇。當前,經濟增長穩定且增速超預期為中國經濟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供了重要機遇期和政策空間,更為開放的中國展示了中國政府對于經濟的信心,以及更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決心。 英國政府歡迎中國承諾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以及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財政部經濟事務部長斯蒂芬·巴克利高度認可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他表示中國對外開放給英國和其他國家帶來了切實的收益,這一紅利是惠及英國全境和所有民眾的。國際貿易部政務次官馬克·加尼爾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非常宏大的倡議,為全球貿易提供了重要的機遇。倫敦金融城政策咨詢委員會主席孟珂琳也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政府如此大幅度的開放和市場化發展,這是各方所期待的積極發展方向。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文章認為,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未來的中國經濟工作定調,延續中共十九大確定的方向推進高質量經濟發展。文章評論稱,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對明年的經濟工作作了部署,也確定了未來幾年的經濟任務。同時,會議提出的各項工作重點,也體現中共中央的經濟工作思路已超越了對增長數字的追求。此外,環境治理也被納入經濟工作范疇,凸顯官方對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決心。文章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加強調經濟發展質量、改善民眾生活素質等,說明中共中央對經濟工作的認識在向更大廣度和深度領域拓展。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導下推進經濟運營,推進以消除過剩產能為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定位中國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國家”,并提出今后的重點工作目標為防止重大金融風險、脫貧和防治環境污染,推進穩健的金融政策。該報注意到,會議沒有提出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預計中央政府各部門及地方政府今后將強化經濟方面的監督和限制。 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凡認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涵蓋了眾多領域的改革,表明了中國經濟正在準備開啟更注重發展質量的新航程。鑒于中國的經濟體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的改革藍圖十分宏偉,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一個國家的經濟建設成功與否,主要看對人民生活水平帶來的提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府最重視的工作。(經濟日報記者 蔣華棟 劉 威 蘇海河 梁 桐) |
相關閱讀:
- [ 12-22]習近平定調2018中國經濟,要干這些大事
- [ 12-22]“高質量”,中國經濟新航向
- [ 12-22]中國經濟開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 12-22]政策解讀: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 [ 12-21]習近平定調2018中國經濟,要干這些大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