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轉變”持續引領產業升級 多部門全面發力“破、立、降” 明年實體經濟將迎新機遇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經濟結構也出現重大變革。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其中,推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打造發展新動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會議提出,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這三個轉變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將持續推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打造實體經濟新動能,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與此同時,在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推進民營企業發展,打造更加優質競爭環境,以及推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等方面,政策支持也將進一步加強。 提振 高質量發展為實體經濟帶來新機遇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實體經濟不斷取得新進展。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振興實體經濟發展,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和競爭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副部長李金波表示,推進高質量發展為實體經濟帶來了新機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推進制造業等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我國實體經濟正在向著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拓展。 同時,高質量發展模式也為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據介紹,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創新,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優化存量資源配置,強化創新驅動,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業內人士指出,這對于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深化改革和開拓創新是著力點。在繼續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的改革舉措的同時,著力點應放在提振實體經濟上,大力培育新動能,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 |
相關閱讀:
- [ 12-14]從“三大變革”看實體經濟新態勢
- [ 12-12]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強烈 11月新增信貸再度破萬億
- [ 12-11][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中國經濟如何跨越發展階段轉換關口
- [ 11-24]外匯局福建省分局:柔性監管 點亮實體經濟
- [ 11-20]零售業轉型升級:互聯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 11-02]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的戰略目標
- [ 10-21]“讓做實業有勁頭,有前景!”——制造業領域代表建言實體經濟發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