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措并舉,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使農民收入保持持續較快增長。農業部預計,今年我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1.3萬元,創歷史新高。 農業部最新發布,目前,我國已有82%的農村土地完成承包經營權確權,預計2018年年底前,全國農村土地確權將基本完成。 承包經營權確權,讓農民最大的財產——土地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在四川眉山金光村,當地農民以入股的方式,將承包地的經營權流轉給一家水稻合作社。 為了讓農民享有更多財產權利,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改革不斷深入。目前,已有28個省份整省推進農村土地確權;13個省份完善“三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100多個縣市區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農民最大的財產,怎么樣能夠真正地變現,能夠增值,農民能夠分享到增值的收益,這樣財產性收入能夠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這就對農民的增收有一個可靠的源泉和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 中央從制度安排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同時,還壯大“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新的動力源。農業部測算,目前,新產業新業態使農戶農業經營收入增長了67%。僅僅農村電商,就成為2000萬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在增強農民增收內生動力的同時,針對農民工資性收入增幅下降的問題,國家支持農民返鄉創業創新,就近就業。目前,已發布1096個農村“雙創”園區,創建4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讓不少農民在本鄉本土有了一份工資性收入。 河南省蘭考縣徐場村村民徐紅霞:現在我和我老頭在廠里面一個月就是掙萬把塊錢,在家里還能看孩子還能照顧老人,我心里可滿足。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農民應該講這些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收入在不斷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已經由2009年的歷史最高點1:3.33縮小到了1:2.72。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推動下,五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近50%,農民收入增速連年跑贏城鎮居民。 |
相關閱讀:
- [ 12-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我國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
- [ 12-18]大陸客大減 臺北故宮明年門票收入料減近1億臺幣
- [ 12-06]英媒稱中國收入差距縮小:或提前邁過高收入國家門檻
- [ 11-18]農民收入四年增近五成
- [ 11-07]【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站在新起點實現新目標
- [ 11-01]中鐵總前三季度客貨運大幅增收 達到851億元
- [ 11-01]“提低、擴中” 收入分配改革再提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