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題:問題導向精準施策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述評之六 新華社記者 齊中熙、趙文君、樊曦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社會政策要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積極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加強基本民生保障,及時化解社會矛盾。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浙江余姚加快區域光伏產業和新能源結構調整,國網浙江余姚市供電有限公司加快光伏并網,開辟綠色通道。截至2017年10月底,浙江余姚已并網屋頂分布式光伏1273戶,累計上網電量2916.86萬千瓦時,補助農戶、居民、企業1980多萬元。 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引領下,一系列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舉措密集出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預計2017年再減貧在1000萬人以上; ——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 ——只有恢復綠水青山,才能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五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截至2017年底,我國歷時兩年時間實現了中央環保督察31個?。▍^、市)全覆蓋,直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 在發展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F有貧困大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脫貧攻堅越往后成本越高、難度越大,難啃的硬骨頭會更多。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表示,當前做好脫貧攻堅重點是把握好標準,更加具有針對性,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養懶漢,要保證扶貧政策可持續,確保脫貧質量。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從民生視角來看,就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8項重點任務,包括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一項項具體部署顯示了黨和政府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決心,通過在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實現重點突破,進一步提高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 關注熱點、求解難點、精準施策 關注民生熱點、求解民生難點,需要改革全面深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民生視野里,涵蓋醫療、就業、養老、住房、教育、污染防治、個人信息安全等方方面面。 關注民生,關鍵在找準突出問題及其癥結所在,精準施策。針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養老、醫療等領域;針對住房問題,明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針對環境問題,強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在天津,面積只有9.98平方公里的和平區,5年來政府財力的70%都用于養老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解決了許多民生難題。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和‘魂’。”天津市和平區委書記李紹洪說,區縣是服務群眾的一線工作站,更應以人民為中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著力解決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 |
相關閱讀:
- [ 12-31]詔安建設鄉:加大民生投入 助推社會事業發展
- [ 12-31]小廁所改出大民生
- [ 12-31]建設鄉:補齊基礎民生短板 加快幼兒園項目建設
- [ 12-31]這些民生新規明實施:環保稅開征 外賣須有實體店
- [ 12-31]這些民生新規明起實施:環保稅開征 外賣須有實體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