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無人駕駛智能車“大白”。 周衡義攝 地方出臺規范:北京發布首個自動駕駛路試細則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進入人們視野,其是否違規違法也引發人們討論。 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還沒有把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駕駛的問題納入,按照目前道交法規定,機動車必須由合格的駕駛員按規定進行駕駛。此外,在道路交通的設備、指揮以及引導方面,自動駕駛領域還處于空白。 有法律人士此前曾分析,因為法規盲區,無人駕駛可視為一種危險駕駛行為,一旦自動駕駛失控導致嚴重后果,車內乘員或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不過,在地方層面上,已經有一些指導性規范出臺。 去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兩個文件,這也是全國首個關于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指導規范。 上述《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規定,在中國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因進行自動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可申請臨時上路行駛。申請道路測試須具備自動、人工兩種駕駛模式,可在兩種模式間隨時切換。 在路測階段,不管車輛是否能完全自動駕駛,必須配置駕駛員應急。具體為,每輛車都要配備有一定駕齡經驗、熟悉自動駕駛系統的測試駕駛員,正常情況下,測試駕駛員監控車輛的運行,在特殊或緊急情況下,由測試駕駛員接管測試車輛進行駕駛操作,確保車輛行駛安全。此外,測試的車輛還必須安裝監管裝置,可以隨時監測駕駛員的駕駛行為。 有評論分析稱,北京市通過這份指導意見,明確表達出了一種支持新技術,理解新技術的態度,切實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實驗提供了平臺和政策支持。 |
相關閱讀:
- [ 12-31]智能公交上路法律空白待補
- [ 12-29]條碼支付告別“無證駕駛”、“危險駕駛”
- [ 12-16]芬蘭研發出可在冰雪道路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
- [ 12-09]法律困境待突破 自動駕駛汽車十年內難成規模?
- [ 12-06]澳大利亞優步網約車司機連續駕駛12小時將被強制下線
- [ 12-05]臺一男子駕駛贓車將人撞落山谷后逃逸 被判6年半
- [ 11-22]人工智能改變傳統駕駛 智慧交通離我們還有多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