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01-06 21:18:11??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新態勢 從以往現實情況來看,政府長期將所有權、經營權、分配權一把抓,在本應屬于企業的經營權領域干預太多,影響了企業的發展。所有權和經營權不分,“婆婆”似的微觀管理,不斷侵蝕企業經營的自主決策權。政企分開這個改革的最大難點沒有解決,即企業不能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盡管不少國企都組建了董事會,但權責不明。不規范代理和委托的責、權、利,使企業不能松綁,活力少了。2018年,以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的著眼點,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完善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這表明,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的大方向已經明朗,國資國企改革獲得了新的強大推動力。 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是2018年國資改革的基本定位。長期以來,國企改革受國資改革拖累,主管部門成為改革主體,企業則成了執行主體,企業經常不能決定自己的改革命運。2018年以國資改革為主,是找準了癥結,牽住了國企改革的“牛鼻子”。未來將以管資本、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為核心,進一步放權、授權,使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開。改革成功與否,最終將取決于經營權的“放”“讓”“授”。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將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 國企混改已到戰略性展開期 實踐表明,混合所有制企業是整合不同所有制優勢而形成的具有新機制的全新企業。當前,國企混改試點已開始發揮“以點促面”的作用,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具備了戰略性展開的基礎。我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是一種過渡性措施或短期行為,也不是不得已而為之,而是順應趨勢、主動改革、積極推動的必然結果。地方政府和各類企業都應對混改加深理解、提升認識、消除顧慮、形成共識。 為此,推進混改的相關配套政策要及時跟進。以“不因推進改革增加企業負擔”為原則,推動土地處置、債務核銷、資產評估、資質變更等相關配套政策的跟進與完善,明確實施細則。應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多種形式。可以從企業和項目等不同層面采用多種方式推進。同時,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促使企業轉換機制。 推動國資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必須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國資國企要做大,不是所有國有企業都要做大,一些落后產能與僵尸企業,必須清理退出,國有資本結構必須加快優化。這就要求我們下決心推進資源深度整合,加快去杠桿去產能,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一企一策”分類改革,進一步激發國企發展的活力和動力。2018年,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重點的國有企業改革,正在形成突破趨勢,戰略性重組的步伐也會加快,這些將直接推動國資國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國企改革志在培育一流企業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國有企業正從跨越式發展追趕者,變成與國際先進企業同臺競爭的并行者,有的領域和行業甚至已經成為領跑者。當前,我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面對的是實力雄厚、規模龐大、經驗豐富的西方大型跨國公司,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形成新優勢,在產業鏈、價值鏈中占據中高端,需要立足培育適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一目標,重構國企改革動力體系。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做到“市場機制有效,宏觀調控有度”,“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辯證統一;需形成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合作共贏新局面,充分發揮多元包容、混合一體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優勢,促進國企、民企協同發展,提高整體競爭力;需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繼續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通過“補短板”,做加法,來進一步發揮和釋放“長板”優勢;需形成科學合理的新產業體系,重塑和發展具有國際標準和國際競爭力的傳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若干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此外,還應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推動國資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就必須在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結合的同時,堅持推進國有企業創新驅動,促使國有企業發展新動能的不斷釋放。國產大飛機C919、北斗衛星系統、復興號動車組、華龍核反應堆……國資國企承擔起了鑄就“大國重器”的重任,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征途上,國資國企扛起了排頭兵大旗。實踐證明,通過改革創新,國資國企完全能夠打造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在全球行業發展中起引領作用的企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企業。 微言大義: @葉子上的露滴A:推進國企改革,要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 @利弗莫爾學者: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加快速度,長期來看對股市是好事。 @潮流價值博弈:國企改革的進程充滿挑戰,但卻是不可逆轉的,因為沒有改革,就沒有發展的活力釋放。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后語:新一輪國企改革任務繁重而艱巨,必須緊抓時間窗口,絕不能錯失時機。國企改革的大方向很明確,就是要做強做優做大。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現國有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進而推動中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要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向共進。這是國有企業必須肩負起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 |
相關閱讀:
- [ 01-06]經濟觀察:中國水資源稅改革擴至九省市區 運行平穩
- [ 01-06]辛識平:改革就得“逢山開路”
- [ 01-06]福建省政府修改部分涉及"放管服"改革規章
- [ 01-06]廈門兩級法院司法改革成績亮眼:為百姓做減法
- [ 01-06]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修改部分涉及“放管服”改革規章的決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