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掃清改革障礙 針對當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面臨的制約和風險,一些地方干部和專家建議,及時啃下土地確權中的“硬骨頭”,加快農村金融配套服務,在完善法律政策的同時,強化資產股權的動態管理,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清障,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加強思想動員和組織宣傳,提高基層干部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認識,進而帶動農民共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一些地方干部認為,要對沒有村積累,且無法馬上獲得股權分紅等農村的基層群眾,做好解釋說明工作,認清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改革不僅僅是為了分權、分紅”。 及時啃下土地確權中的“硬骨頭”,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清障。農業部宣布,預計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黑龍江省綏棱縣、方正縣一些干部建議,及時排解農村清產核資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減輕并減少人地矛盾等新的不穩定因素。加快解決土地確權時遺留下來的擱置問題,掃除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加快農村金融配套服務,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相匹配。王慶國等地方干部建議,盡快從國家層面上搭建平臺,由政府信用或相關資金做擔保,撬動金融杠桿,推動經營權、股權利用,吸引更多基層群眾參與改革。 專家表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不應該是封閉的,股權不應該是固化的,應允許隨著人員流動,實現動態管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探索建立成員進入、退出機制,將成員資格的放棄與產權的有償退出、成員資格的獲取與產權的購買相結合,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不少基層干部指出,農村集體經濟與企業市場經濟發展差距較大,集體產權改革后可能面臨經營難題。應加快出臺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見,通過優惠的稅費政策等措施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福建省晉江市農業局局長李友加說,農村集體經濟起步階段面臨著貸款難、競爭力弱等問題,國家應當給予一定扶持優惠政策,幫助集體經濟迅速成長。閩侯縣上街鎮副鎮長鄭龍認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一種新的特殊法人,適應的稅費條款要區別于其他企業組織。 (記者 管建濤 宋曉東 林超 哈爾濱 鄭州 福州報道) |
相關閱讀:
- [ 12-17]農業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整省整市”試點
- [ 12-06]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視頻會召開
- [ 02-26]我國今年將在100個縣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 [ 01-04]中央力推農村集體產權改革:摸清資產家底 保障農民權益
- [ 04-06]農業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促進農民增收
- [ 01-21]農村產權流轉監管落地 集體土地承包權不得流轉
- [ 10-19]我國布局農村集體資產產權試點工作即將全面展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