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的科研就像刨一口井,越往下發現的泉眼越多。如果只是跟蹤而無超越,思路早晚會枯竭”。唐本忠說。目前,唐本忠團隊制備了一系列高性能的“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并與不同領域科研人員合作,推進這類材料在光電、傳感、生物、醫療等諸多領域的應用。 在醫學、工業和環境領域,需要監測各種物質的含量。如,工業生產中某種離子和廢氣的濃度控制,空氣質量監測等。AIE材料對某些化學物質有很強的特異性識別,例如,在稀溶液中無熒光的某種AIE化合物只會與某種特定離子作用,從而聚集并“點亮”,成為一種有效的檢測方法。 此外,由于AIE分子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敏感,如壓力、溫度、pH值等的變化都會通過影響聚集程度而對發光帶來影響。如此,可以利用AIE化合物檢測環境,比如,河水pH值、污染物成分和濃度等的變化。 目前,用于追蹤細胞的商業化熒光探針不僅成本居高不下,而大量使用時,還會出現ACQ現象。微量使用雖然可以防止熒光猝滅,但在多次光學掃描后容易出現光漂白現象,從而導致熒光信號消失,難以滿足細胞器或活體體內的監測和成像需要。 唐本忠介紹,AIE材料擁有制備成本低、用量靈活度大、光穩定性高等優勢,日后有望成為人們觀測微觀世界的有力工具。 曾有人問唐本忠,做出好研究的秘訣,他的回答是:熱愛你的工作!做到這點,你就成功了一半。 “很隨和、非常有感染力,但做起研究來又非常嚴謹,對我們的要求非常高。”這是唐本忠團隊成員、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秦安軍對老師的評價。 目前,唐本忠正通過他在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課題組推進“聚集誘導發光”材料的學術研究和產業應用。在他看來,概念創新是科學追求的圣杯,為鼓勵原創發現,必須鼓勵挑戰精神和培育創新文化。我們不應該被教科書上的知識禁錮,不必畏懼任何權威。因為科學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顛覆“常識”,通過概念突破而開辟新領域、創造新知識。(素材來源:人民日報中國網) |
相關閱讀:
- [ 01-03]中國科學家發現優良育種材料
- [ 12-28]廈門每年因材料腐蝕損失50億元
- [ 12-28]廈門每年因材料腐蝕造成經濟損失50億元
- [ 12-22]人民觀點:別讓“材料政績”架空落實
- [ 12-22]別讓“材料政績”架空落實
- [ 12-22]人民日報批一門心思搞材料政績:典型的形式主義
- [ 12-13]中德汽車輕量化技術工程中心在德國成立
- [ 11-24]日本三菱綜合材料社長承認瞞報數據造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