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技術快速發展,信息化進程不斷推進,給人類社會共同進步帶來無限潛力和實實在在的福利。同時,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已成為世界公害和全球性挑戰,亟須國際社會加強合作,通過制定全球性法律文書等手段共同應對。 全球性立法刻不容緩 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專家組主席、南非外交部聯合國司司長 道克·馬夏巴尼 當前,網絡犯罪數量及其復雜性、跨區域性與日俱增。但各國的法律法規和應對體系缺乏協同,成為全球應對網絡犯罪的短板。未來需要加強全球層面打擊網絡犯罪的國際合作,并通過制定全球性的法律文書為相關合作提供法律基礎。作為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聯合國應發揮主導作用。 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專家組是聯合國框架內關于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唯一的政府間機構,自2011年成立以來,已經先后召開三次會議,全面研究網絡犯罪問題及各國、國際社會和私營部門的應對之策,提出改進和加強法律及其他應對的方案。 專家組致力于幫助成員國找到有效、長期的解決方案,應對網絡犯罪給我們帶來的挑戰。我呼吁成員國參與到打擊網絡犯罪全球性法律文書的討論中,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共同合作解決這個非常緊迫的問題。 2009年上合組織成員國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保障國際信息安全政府間合作協定》,打擊網絡犯罪是其中重要內容。2001年歐洲委員會頒布了網絡犯罪《布達佩斯公約》,2012年非盟也制定了針對網絡犯罪的法律框架草案。這些區域性法律文書雖然讓專家組獲得了一定的技術支持,但多數專家組成員國都認為,打擊網絡犯罪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仍需要擁有全球性法律效力的文書。 在這種背景下,專家組需要開展長期研究項目,在各方的廣泛支持、關注和參與下,針對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的關鍵議題進行探討,并向聯合國其他機構提供相關建議。2018年,南非將作為金磚峰會的主席國和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專家組主席,繼續推動相關問題的探討。 網絡外交助力犯罪調查 聯合國毒罪辦網絡和新興犯罪首席官員 尼爾·沃什 聯合國毒罪辦在促進制定打擊販毒、恐怖主義以及跨國有組織犯罪等領域的全球性法律文書以及加強各國履約能力建設等方面擁有豐富的成功經驗。 近年來,毒罪辦作為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專家組的秘書處,不斷加強對網絡犯罪的關注和投入,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網絡犯罪不僅威脅網絡空間安全,更威脅到各國經濟的發展,還會影響到各國治理的能力,最終影響各國合作。每天都有大量的病毒和惡意軟件被發現,給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帶來極大挑戰。 2017年,勒索病毒“想哭”蔓延全球,數以萬計的網絡系統和計算機受到了攻擊,加密數據更是受到不可復原的損毀,包括中國、英國、俄羅斯、美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受到威脅。這類全球化的攻擊事件表明,各國要加大合作應對威脅。 網絡犯罪最大的挑戰是歸因難,無法找到犯罪行為發生于何處。網絡的發展讓調查變得更加困難,很多國家甚至幫助犯罪分子去掩蓋來源,這就讓我們無法定位真正的威脅來源。我們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盡量避免個人、組織或者國家被錯誤地懷疑或指責。 當今世界,每個國家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和攻擊。網絡犯罪分子跟所有的有組織犯罪分子一樣,都在破壞我們周邊的世界。我們需要創新是因為網絡犯罪的環境在不斷變化,合作是打擊犯罪分子的唯一方式。為此,毒罪辦將繼續積極開展數據調查和收集相關的能力建設工作,加大努力提供培訓,促進成員國之間加強合作,努力讓所有國家達到證據收集和分享的基礎能力。 亞非國家自身能力亟待加強 亞非法協秘書長 肯尼迪·加斯頓 網絡犯罪現在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跨國犯罪形式,網絡犯罪的跨國性需要大家加強國際法律與合作應對。雖然聯合國相關決議始終在強調打擊網絡犯罪的重要性,亞非法協也一直在研究網絡犯罪國際立法這個問題,但目前還缺乏有效的全球合作機制和法律框架打擊網絡犯罪。 歐洲委員會頒布《布達佩斯公約》作為區域性法律文書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很多國家在立法和起草公約時都會參考里面的條款。但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為聯合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應該對網絡犯罪進行全球性立法。此外,《布達佩斯公約》也呈現出許多缺點,比如對于網絡恐怖主義就沒有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另外,起草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參與也嚴重不足。這些都警醒未來的相關談判要有更廣泛、更深入的探討和磋商。 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和非洲的國家,在網絡安全方面沒有足夠的內部應對能力。因此,亞非法協致力于加強成員國的能力建設,尤其是在應對包括網絡犯罪在內的新興領域方面的挑戰。我們已經開辦多個培訓項目,幫助成員國積極參與國際討論進程,以避免錯過參與起草全球性法律的機會。 網絡犯罪國際立法需與時俱進 俄羅斯外交部新威脅和挑戰司司長 羅加喬夫·伊利亞·伊戈列維奇 打擊使用信息通信技術的網絡犯罪,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早在1998年,俄羅斯就在聯大提出了信息安全決議草案,推動成立了聯合國信息安全政府專家組。在打擊網絡犯罪領域,俄羅斯同樣積極倡導制定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公約。 數據顯示,2017年網絡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達數萬億美元,并且已經出現可以半永久地摧毀用戶數據的惡意軟件,但我們卻沒有統一的應對之策。打擊網絡犯罪合作目前缺乏全球性法律框架,甚至連術語都沒有辦法得到規范,更讓形勢愈加惡化。 歐洲委員會是第一個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機構,它在2001年出臺了《布達佩斯公約》,但在俄羅斯看來該公約有幾個明顯缺陷:該公約起草時間為1997年至2001年,當時信息通信技術相關的犯罪案件還不是那么嚴重,并沒有出現如釣魚軟件等通信技術相關的犯罪;公約第三十二條B款更讓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眾多國家無法接受,它認為各國可以不經他國數據主管部門的同意直接跨境獲取他國數據。這讓國家主權無法得到保障,也給違反人權和自由、侵犯用戶隱私權留下了空隙。 俄羅斯政府認為,國際合作打擊網絡犯罪,需要有聯合國的法律文書作為指導。這個法律文書應該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和《布達佩斯公約》以及一系列普遍性的反恐公約基礎上,吸收這些國際刑事司法合作條約和網絡犯罪地區性文書的成功經驗,從而能夠定義廣泛的網絡犯罪罪名,規定司法協助的程序、培訓專業人員,并設立國際機構去協調締約方之間的事宜,這樣才更具時代意義。 新時代呼喚更高水平合作 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 吳沈括 飛速革新的信息網絡技術應用使網絡犯罪呈現進一步異化的態勢,犯罪的實施能夠借助更新、更為復雜的技術手段,日新月異的信息化運作模式使其呈現空前隱蔽性和跨國性。當前,由于智能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的快速增多、在線內容的爆炸式增長、暗網通信的蔓延滲透等新因素,以及網絡犯罪產業化運作不斷加強,給經濟安全和社會治安帶來巨大威脅。 網絡犯罪在司法實務中突出表現為:第一,犯罪主體日趨年輕化、專業化,逃避監管打擊的能力較強。第二,犯罪形式日趨多變、隱蔽。第三,犯罪活動日趨組織化、集團化。 國際社會亟待共同正視新技術環境下網絡犯罪所帶來的挑戰。一是不同區域法律的滯后、缺失以及差異,普遍導致新型網絡犯罪的司法懲處力度不足;二是各國現行法律制度框架無法確保快捷高效的跨境取證,造成執法追溯遲滯、低效;三是部分國家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難以獨立應對現實需求。 網絡犯罪的跨國化演進要求超越傳統、單維的打擊思維,呼喚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可以考慮的路徑選擇包括:最大范圍地凝聚國際共識,積極構建全球法律框架;最大程度地吸收最佳實踐,及時創新跨國合作機制,尤其是提升情報分享能力以及提升證據保留能力。 |
相關閱讀:
- [ 11-29]俄總檢察長:必須為打擊網絡犯罪制定新國際法規
- [ 08-09]泰酒店外籍女經理被控實為黑客參與大型網絡犯罪
- [ 03-03]賽門鐵克助歐洲打擊網絡犯罪 破僵尸網絡服務器
- [ 03-21]菲律賓網絡犯罪案去年大增 警方吁小心網上活動
- [ 12-02]中美高官舉行高級別聯合對話 共商打擊網絡犯罪
- [ 04-29]歐盟新安全戰略劍指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和網絡犯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