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T產業以外包享譽世界,過去20多年來一直是世界及印度投資者的香餑餑。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技術迭代更新,尤其是大數據分析的應用、數字化的轉型、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印度外包產業和模式開始遭遇寒流:產值大幅下滑,員工大批失業。做溫水青蛙還是涅槃重生,印度IT產業面臨何去何從的艱難抉擇。 產值下滑失業增加,“最佳外包目的地”位置受到挑戰 印度《經濟時報》1月2日報道,2017年印度IT產業裁員高達5.6萬人,2017年IT公司校園招聘減少了50%—70%。報道稱,裁員僅僅是剛開始。印度《商業日報》近日報道,大型IT公司正在逐漸裁員數千人,而研究表明,在未來4年內,數十萬的就業機會可能會消失。《東亞論壇》網站題為《印度IT部門失能了嗎?》報道,印度最大IT公司印孚瑟斯2017年股票市值大幅低于2016年,印度IT公司已經不是投資追捧的寵兒。 印度國家軟件與服務公司協會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總值同比下降10%,軟件外包失業率在增加。過去5年,軟件外包上市公司前5名企業收入和利潤增長減半。 印度夏馬爾大學副校長拉吉特·戈斯瓦米對本報記者說,印度IT產業遭遇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尤其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簽證政策和英國脫歐。過去三四年來,印度盧比一直保持穩定甚至升值,也降低了印度公司競爭力。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服務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印度IT產業也在經歷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結構性轉型,同時,IT產業的低端解決方案開始轉向高端數字服務,技術平臺正在從低端支持和維護轉向高端云計算、大數據服務等,但印度IT公司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印度斯坦時報》日前報道,印度長期是世界上最受青睞的IT服務外包目的地,但這個領先地位除了受到中國和東歐國家威脅外,如今也正在受到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斯里蘭卡等國家的挑戰。 以上這些因素,導致目前印度IT產業開始低增長甚至負增長。這進一步加劇了印度失業問題。 滿足于“勞動力套利”模式,對移動互聯網沖擊反應遲鈍 印度IT包括兩部分:IT服務業和外包,2017年總創收約1600億美元,雇員接近400萬人。當前印度是全球第二大IT出口國,出口主導著印度IT產業,占其IT產業全部收入的77%,因此印度IT很大程度上被人們稱為外包。 印度IT服務業主要致力于為全球IT服務業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1967年誕生于孟買,由塔塔集團與美國電腦制造商伯勒斯公司合作開創。1991年印度經濟改革以來,IT產業一直是歷屆政府優先發展的產業。印度IT真正熱潮是在2000年前后出現的,當時“千年蟲”讓世界各國公司感到恐慌,但也給處于低端的印度IT部門帶來了機會,從而接觸到美國公司運行中的數百萬條代碼并將其修復。 當時日本企業給美國企業帶來的競爭壓力,迫使后者大力削減成本,在軟件解決方案的低端與印度IT公司合作。印度IT公司借此機會提升技術,改善離岸業務模式流程,獲取專業知識爭奪高價值的IT服務。而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盧比長期貶值,這幫助印度公司更具競爭力。加上印度工程院校培養了大批能說英語的IT人才,這些因素促使印度IT產業長期成為世界的寵兒。 但是,印度IT公司很少在技術開發或產品研發上投資,因此沒有能力進入高端管理咨詢市場。拉吉特認為,印度IT產業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個簡單的“勞動力套利”模式,基于其擁有大量說英語的年輕人和具有少量基本IT技能的工程類畢業生,在低端階段這些人可以忽略一些基本技能和產品質量,在工作中學習。因此,印度IT公司一直延續這種低成本模式,擁有龐大的入門級員工隊伍,但缺乏遠見卓識的管理者和開發者。這使得印度IT公司對近幾年全球產品開發加速、移動互聯網急劇崛起的沖擊不夠敏感。 真正適應新的商業環境,要發展出提升其價值鏈的能力 據印度媒體報道,受美國簽證政策影響,預計將有50萬在美印度IT人員不得不返回印度。這些回流人員,能否推動印度IT產業發展? 拉吉特認為,從美國回流到印度的IT人才未必對印度IT市場有好處。這里面有技能代差,此次回流的人主要從事傳統時代的低端軟件開發維護服務,而現在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數字時代,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移動智能終端廣泛應用。即便看到印度互聯網的市場和空間,但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等已經崛起,并在印度排兵布陣,這都是數字時代的產物。而印度的Flipkart等電商都是亞馬遜的復制品,還在為生存掙扎。此外,相比歐美,印度互聯網市場規模畢竟有限。 競爭日益激烈,不意味著全球IT服務低端市場不存在了。印度IT公司的未來,取決于它們能不能從“勞動力套利”模式走出來,提升其價值鏈,以適應新的商業競爭環境。有專家認為,印度IT公司改善處境的唯一辦法就是轉型數字化和大數據等,保持成本競爭力,但在目前中層和高層管理人員薪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比較有難度。另外,這些公司有可能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新也超出了其業務能力。 印度德里大學教授古普塔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高速增長和廣泛的利潤空間,印度IT公司從來沒有采取轉型策略以適應變化的商業環境,未來看起來不太樂觀。 印度的IT行業能否覺醒并抓住機會,仍有待觀察。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一旦錯失這次機會,印度的IT行業將會加速走向衰亡。當前,有些印度IT公司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印度塔塔咨詢服務公司和印孚瑟斯2017年業績不佳已經延續幾個季度,現在企業正在從技術角度來適應新商業環境以及應對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簽證政策的影響。印度塔塔咨詢服務公司的最新財務報表顯示,數字服務業務的比重出現大幅增長,印孚瑟斯2014年則首次雇用了數字服務方面的專業人士來領導歐洲公司。(苑基榮) |
相關閱讀:
- [ 08-01]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 美國技術外包回流本土
- [ 07-02]外媒: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是美國戰略外包的需要
- [ 01-21]英報:世界富裕國家日益將碳污染“外包”給中國
- [ 04-03]法國電信外包非洲兩國通信塔管理業務
- [ 01-17]美一工程師因將工作外包中國公司遭調查
- [ 09-15]美國防部稱5年將減少1000億美元外包項目支出
- [ 05-18]外包公司在印度雇傭囚犯做數據輸入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