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生兒集體死亡原因:人為導致注射劑污染可能性較大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慧玲】去年12月16日,首爾梨花女子大學附屬木洞醫院接受治療的4名新生兒相繼死亡,引發關注。對此,韓聯社1月12日報道稱:新生兒死亡是由于細菌感染誘發敗血癥。分析認為,人為導致注射劑污染可能性較大,與此事件相關的5名醫護人員將被立案調查。 韓國首爾地方警察廳廣域搜查隊12日稱,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科搜”)尸檢結果顯示,新生兒死亡是由于感染弗氏檸檬酸菌引發敗血癥導致,死亡的4名嬰兒的血液中都檢測出弗氏檸檬酸菌。 疾病管理本部稱,其中3名嬰兒死亡前,血液中檢測出與注射給這些嬰兒的脂肪營養注射劑中含有相同的細菌——檸檬酸菌,尸檢結果最終確認4名嬰兒都檢測出該細菌。 報道稱,國科搜與韓國警方認為,可能是玻璃瓶內的脂肪營養劑本身被污染,也有可能是打開的玻璃瓶放到注射器上、在連接嬰兒中心靜脈管的過程中產生了污染。 對于脂肪營養劑本身是否污染,食藥安全廳目前尚未給出檢查結果。警方認為,注射劑操作過程發生污染的可能性更大。 報道稱,國科搜認為,菌感染導致在相近的時間內死亡很罕見。從所有嬰兒出現心跳加速、腹部鼓起這一點來說,(他們)可能是經歷了幾乎相近的時間感染、相似的過程。輪狀病毒或者壞死性腸炎致死的可能性很小。尸檢結果顯示,輪狀病毒僅在小腸大腸內檢測到,另外也有感染了輪狀病毒但并沒有死亡的嬰兒。4名嬰兒中也僅有2名有腸炎。 國科搜分析稱,注射劑調制過程中電解質濃度發生異常,注射過程中注入異物的可能性很小,處理注射劑過程中感染、衛生管理不合格等引發了污染。 首爾地方警察廳廣域搜查隊表示,根據尸檢結果,將對新生兒死亡前一天(12月15日)處理脂肪營養注射劑過程中有違反感染管理義務的2名護士,以工作上過失致死嫌疑立案。此外,還將對未履行指導監督義務的護士長、專業醫生、主治醫生等3人以相同的嫌疑立案。 首爾地方警察廳廣域搜查隊還稱,計劃16日以嫌疑人身份傳喚重患者室室長趙秀真(音譯)。 |
相關閱讀:
- [ 12-22]醫療裝置受污染?韓4名新生兒或因交叉感染死亡
- [ 12-19]4名新生兒短時間內相繼死亡 韓國醫院怎么了
- [ 09-22]拉議會未通過關于停止給新生兒非公民身份法案
- [ 08-02]首次不到40萬 生養不易韓國新生兒創新低
- [ 12-19]韓醫院死亡新生兒解剖初步結果:肉眼難斷死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