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關注中國易地扶貧搬遷:決心根除極貧 使居者有其屋
2018-01-15 13:20:58??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趙舒文 |
分享到:
|
“易地搬遷拔掉了我家的窮根和病根” 新華社蘭州9月22日電(記者梁軍、張玉潔)20歲時,村民蔡雙進患上了一種怪病:走起路來趔趔趄趄,膝蓋常常嘎嘣作響。不僅是他和父親,許多同村人的膝蓋上,都會慢慢長出一塊大骨頭。 今年52歲的蔡雙進,家住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永清鎮雙場村,“那就像一場噩夢,直到8年前我們搬下山才結束。易地搬遷拔掉了我家的窮根和病根。” “雙場村村民得的是大骨節病,屬于地方病。”清水縣疾控中心主任史文成介紹,大骨節病人的主要特征是膝關節突出,與生活所處的水、土壤、氣候或都有關系。“搬遷是這種病最直接、最見效的防治辦法。”史文成說。 2009年,清水縣實施易地搬遷項目,蔡雙進一家住進了山下十多里路外的新房。新房通上了自來水,傍著公路,緊鄰縣城,平時看病既可以去村衛生室,也可以坐公交車到縣城。離開老村莊后,蔡雙進把山上的7畝地退耕還林,每年能得到政府補貼4200元。兒子蔡文青26歲,身體健康,常年在外務工,一年可收入2萬多元。 雙場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德平介紹,截至目前雙場村140戶人已全部搬遷完畢。搬遷以后,村民們通過種植、養殖和勞務輸出等方式,人均純收入增加到3500元,全村預計今年底實現脫貧。 清水縣位于甘肅省東部的山區,高寒陰濕,是地方病高發區之一。史文成介紹,1986年普查時,全縣大骨節病患者達6000人。近年來,隨著易地搬遷項目實施,大批百姓脫離了原有的生存環境,全縣已沒有大骨節病新發病人。 26年前,當兒子出生時,蔡雙進憂心忡忡,生怕家族后人逃不過老一輩的命運。一年前,當孫女出生時,他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告別了窮山惡水,這一家人只想著往好日子奔。 |
相關閱讀:
- [ 01-15]“扶貧客棧”創新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模式經營半年實現分紅
- [ 01-15]福建省光伏扶貧工程:2萬多貧困戶有了“陽光收益”
- [ 01-14]貧困縣成扶貧貪腐重災區:村干部違紀紀委壓案不辦
- [ 01-14]2017年度福州·定西扶貧勞務協作工作座談會在榕召開
- [ 01-13]福建省光伏扶貧工程:2萬多貧困戶有了“陽光收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