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昆明警方集中銷毀一批假冒偽劣商品,包括1千多箱假冒“茅臺”、“五糧液”等國內知名品牌的白酒。中新社發 任東 攝 茅臺再“飛天” 業內稱市場價沖破2000元指日可待 專家稱穩定價格只能引入新競爭者 “沒貨,什么時候來貨還要看廠家安排。”1月8日和9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位于北京市馬甸橋北和朝陽門南小街的兩家茅臺直營店得到工作人員如上答復。業內人士認為,茅臺酒廠正式提高出廠價和指導零售價后,茅臺酒或將陷入更嚴重的供不應求。 2017年12月下旬,貴州茅臺舉行經銷商聯誼會,有消息稱茅臺酒廠有意將飛天53度500ml茅臺酒出廠價提升18個百分點,即每瓶從819元提高至969元,也有意將指導零售價從1299元提升至1499元。 1月8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對茅臺酒價格調整進行說明,價格調整范圍與此前傳聞一致。此外,公告對春節前夕的銷售旺季也做出明確指示,稱:“考慮春節市場因素,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公司計劃春節前增加市場投放量,并提前對配套物流發運、主流終端渠道供貨等相關工作予以部署和安排。” 記者向直營店工作人員核實春節前夕是否會到一批新貨以解決斷貨問題,工作人員均表示不知詳情,“應該是會到一批貨,但可能貨量不大,到時可能還得每人限購兩瓶。” 在距直營店不遠處的一間煙酒茶零售商處,記者看到了飛天53度500ml茅臺酒的現貨,售價為1800元/瓶。“前些天我們還賣1500元呢,茅臺酒廠一漲價,我們進貨的價格馬上就漲了,不得不跟著漲。”店主說。 “漲價是平衡各方利益的結果” 在此次漲價前,貴州茅臺管理層曾在2017年多次會議中都強調“將茅臺價格定義為民酒消費水平”及“嚴格控制市場價”;2017年4月14日,貴州茅臺對過快上漲的茅臺酒價格進行緊急剎車,釋放出“確保茅臺酒終端價格穩定在1300元以內”和“以雷霆手段對有意人為抬高和擾亂茅臺酒終端價格的個別市場亂象實施零容忍”的管控信號。 但是,漲價還是來了。 貴州茅臺官方公告對漲價原因的解釋是:為統籌兼顧各種因素,尊重市場規律,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有資產增值,維護股東權益。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稱,漲價是多方利益博弈和平衡的結果。貴州茅臺是上市公司,目前的股價已經很高了,股東利益如果不追加,就無法支撐目前的股價。股東對茅臺酒漲價有迫切的需求,上市公司有義務滿足股東利益;此外作為國有企業,茅臺屬于國有資產,有保值增值的客觀要求。 隨著茅臺酒市場價的不斷攀升,貴州茅臺成為2017年的“明星股”,其股價從2017年初的334.56元/股一路飆漲至2017年11月中旬的719元/股。隨后遇到下挫,但在2017年12月上旬仍維持在超過616元/股的高點。12月28日經銷商聯誼會上傳出茅臺酒漲價的消息,貴州茅臺當日漲幅即超過8%,以718.69元/股收盤。 1月15日,貴州茅臺股價開盤793.46元/股,開盤后不久,茅臺股價繼續攀升,一度漲至799.06元/股,總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 貴州茅臺此次宣布漲價,緊接著就是元旦和春節前夕的又一消費旺季,業界已經開始討論茅臺酒市場價在2018年沖破2000元的可能性。“如果春節前還是這個局面,賣到2000元完全有可能。”上述煙酒茶零售商對記者說。 事實上茅臺酒產量極其有限,近年來酒廠雖然加大基酒(基酒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正宗醬香型白酒的勾兌,這是釀造醬香型白酒的重要環節)產量以提高產能,但由于茅臺酒需五年時間發酵和貯藏,當年提高的基酒產量需要五年后才能看到實際產量的提高。2017年的產量由2012年的基酒產量決定,公開數字顯示,2017年飛天茅臺的總投放量為2.7噸,而這并不是歷史上的峰值。專家介紹,大眾市場消費能力的覺醒又開發出了一大批對茅臺酒有旺盛需求的新客戶,最終造成了茅臺酒在這一年的嚴重供不應求。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李保芳在經銷商聯誼會上稱,2017年茅臺基酒產量較上一年度提高9%。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認為,9%并不是很高的比例,但鑒于此前基酒的產量一直在提高,從基數角度考慮,這仍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增長量。“即便如此,2017年的基酒增產也要到2022年才能兌現出實際產量的提高。” |
相關閱讀:
- [ 01-15]茅臺酒一瓶難求之下 是有人炒作還是故意囤貨?
- [ 01-15]春節臨近茅臺熱銷:一瓶1850多賣沒貨 堪比搶火車票
- [ 01-09]貴州茅臺股價創新高 春節前擬增市場投放量
- [ 01-04]飛天茅臺零售價每瓶漲200元 仍然一瓶難求
- [ 01-03]2兩茅臺酒=1克黃金 央視:這酒是喝的還是炒的?
- [ 11-14]總市值超17省份上市公司總市值 茅臺為什么這么牛?
- [ 10-31]A股最貴茅臺連漲13月有無泡沫?瑞銀資管:估值合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