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江湖也有“大哥” 不過記者了解到,黃牛之間也存在競爭。記者詢問了一直在三里屯附近從事網紅食品倒賣的黃牛,他告訴記者,黃牛之間雖然看似有“江湖規矩”來約束,但私下也相互競爭。“三里屯一帶干這行的二三十人吧,價格肯定得商量著來,絕不允許出現低價傾銷的情況,這是破壞市場。”當記者表示自己接觸過售價低于他們的“行價”時,對方首先警覺起來,“誰?不可能,你告訴我名字?”隨即立刻說,“大哥不允許”。 記者隨后前往奶茶“喜茶”店鋪前查看情況時,“大哥”的名字也多次出現。一走到喜茶店門前,就有多名黃牛手拿飲品單,上前主動攀談?!耙膊鑶??一杯加20元,不用排隊,立刻拿走。”記者看到,喜茶門前的隊大約排了40人。黃牛們反復排隊買到多杯奶茶后,在奶茶原有價格上額外加價20元售出。不過這個生意似乎不像“臟臟包”那么紅火,黃牛們逢人便主動兜售。 店家發號限流遏制黃牛 前日上午,記者來到“臟臟包”售賣店鋪。店長介紹說,現在店內已經采取了分時段放號,憑號購買的方法銷售“臟臟包”,“每天早上10點發放中午1點的號,下午兩點發放5點的,提前過來拿號,到時間再來取面包”。按照店內打包也需排隊的流程,意味著買到一個網紅面包,需要經過拿號、拿面包、打包三個排隊流程,且店內明文貼出公告,自1月15日起,每一個“臟臟包”必須捆綁店家指定的其他商品一起銷售,且每人限購兩個。 但就這樣,也沒有擋住消費者高漲的熱情。就在記者詢問的短短三分鐘內,有多達近十位顧客前來點名購買“臟臟包”,在得知并無現貨之后,也沒有離開,而是選擇在店內逗留等待下午的排號。 至12點半左右,店內前來拿號去取貨及等候下輪發號的顧客已經多達近百人,長長的隊伍幾乎把店鋪內部頭尾相接地團團圍住。對于這種方法,店長表示是為了遏制黃?,F象,“發號的方式可以有效減少人群聚集,捆綁銷售客觀上也增加了黃牛的成本?!?/p> 店家改規則黃牛受影響 記者觀察到,“臟臟包”店家的做法,確實對黃牛產生了一定影響。對三里屯一帶的黃牛來說,“喜茶”并不算收入主要來源,“臟臟包”才是。而現在,黃牛開始怨聲載道。 門檻低,收入高,成了黃牛堅持下去的理由。但現在,隨著“臟臟包”店家捆綁銷售的策略推出,黃牛們也開始著急上火,這意味著成本大幅提高了。并且因為這個方案太過突然,黃牛們對于面包收購與售出價格,顯得非常猶豫?!拔覀儾桓以谂笥讶Πl廣告了,不然人家一問發現你漲價了,覺得你黑心,就不找你買了?!睂S牛來說,最近這兩天,屬于“市場轉型適應期”,“現在大家都還不知道店家的新規定,知道了也就能理解我們的漲價了?!?/p> 新規定的出爐,使得黃牛的利潤空間暫時受到擠壓,但是“這個生意必須做,哪怕掙的不多”,一名黃牛說,如果自己不再售賣這種當紅食品,會顯得他們沒有拿貨渠道,好像在黃牛圈子里不算“核心”,很沒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客源,讓別人想買啥都能立刻想起我們?!保ū本┏繄蟋F場新聞記者曹雁南) 律師說法 是否擾亂市場秩序 要分情況定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的張新年律師表示,黃牛從商品經營者一方正常買進商品再以不同的價格賣出,屬于市場的一種經營手段,其是否擾亂市場秩序,要分情況而定。若黃牛根據市場供需情況、自身成本等在賣出價格時進行適當的價格抬高,則不屬于《價格法》規定的“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行為,而是正常的市場經營手段。比如,明星出售自己的個人用品時,因其載有的特殊意義價格可能偏高,購買者基于該商品的特定屬性進行購買,這仍然屬于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屬于公民私領域意思自治的范疇。 若黃牛對商品的價格抬高到不合理的程度,且大規模進行此種買進賣出行為,則該行為涉嫌擾亂市場秩序,商品經營者和購買者可以依據相關的行政法規向工商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進行檢舉。如果黃牛的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則可能觸犯刑法。 對于特定商品如“網紅食品”,因其能符合人們炫耀消費的心理及一定程度的稀缺性,黃牛在買進后以適當抬高后的價格向顧客銷售,若顧客自愿購買,則可認為是市場中正常的交易行為。若其售價不合理,則物價管理部門可以介入調查,如果確實存在違法行為,則應當依法予以查處。在市場經營層面,若黃牛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則由工商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情況屬實的,予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此外,在黃牛與商家的利益沖突上,經營“網紅食品”的商家如認為黃牛侵害了其在市場競爭中的相關權益,可以依照相關法律依法維權。 |
相關閱讀:
- [ 01-04]媒體:有償搶票難掩非法倒票本質 破壞公平性
- [ 02-16]網傳農村嫁女收彩禮超8萬算買賣人口 警方:系謠言
- [ 04-25]6名男子倒賣2598件文物被捕 微信成非法交易工具
- [ 04-18]涉嫌倒賣土地數罪并罰 原村委主任獲刑11年9個月
- [ 03-30]兩人團伙侵入學校學籍系統倒賣學生信息被逮捕
- [ 01-22]鐵路部分:加價倒賣火車票 舉報查實獎勵500元
- [ 01-14]福建破獲一起特大倒賣文物案 查獲近3000件文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