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施策長效調控機制】 采訪中,業界專家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此次多個城市推出的引進人才“租房落戶”政策,是為了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惠民利民政策。“租房落戶”政策效應更多體現在方便人才流動上,是實實在在的招才之舉,并且符合主管部門的調控要求,不宜解讀為限購全面放松,房價暴漲的前奏。 武漢市2017年提出打造“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通過“走進去”、“走下去”、“留下來”、“干起來”四項具體舉措,圍繞建設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大力發展“菁英經濟”,確保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武漢在全國率先推出最優落戶、收入、居住三項政策后,吸引了一大批高學歷大學畢業生在漢落戶,尤其是推出大型校園巡回招聘、高薪優崗誠意留人,讓大學生留漢提速。據武漢市相關政府部門統計,截至2017年12月15日,當年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已達28.29萬人,是2016年的近2倍;大學畢業生在漢新落戶13.2萬人,是2016年的近6倍。 武漢市引進人才的政策和成效受到了其他省會城市普遍關注和效仿,并紛紛制定引進人才的目標。例如,1月4日,南京市發布的《關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確要調整優化落戶政策,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憑畢業證書辦理落戶手續。南京將持續推進“創業南京”英才計劃,實施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每年吸納20萬以上大學生在寧就業創業,實行一條龍服務,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近期,落戶寬松,購房首套不限購,提供購房補貼是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發布的主要吸引人才政策。目前看,一線城市限購嚴格,房價居高不下,使得很多人才難以落地。在這種情況下,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相對較低,若放松購房條件,再有購房補貼,顯然更能吸引人才流入。 【樓市長效機制加快推進】 在各地放松人才落戶限購政策的同時,“房住不炒”、“租購并舉”、“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等長效機制的建立正在層層推進、加緊落實當中。 例如,長三角一些城市對租賃房源占比做出了硬性規定。杭州市規定新建商品房小區中15%的房源用于租賃。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局長郭宏定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未來五年人才安居住房籌集總量約1000萬平方米,2018年建設的各類人才住房將超過200萬平方米,“租賃住房的建設加大力度,今年南京市第一次掛的5塊地全部是租賃住房供地,今年租賃住房的供地會占新供地的30%左右。我們還加大了共有產權房的建設。2018年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和完善,今年共有產權房100萬平方米的籌集計劃和任務。” 房地產開發企業也開始大規模投入租賃房源建設和收集,碧桂園日前正式對外發布長租公寓品牌“BIG 碧家國際社區”,計劃在3年內建設100萬套長租公寓。海航與建行海南分行簽訂協議,未來5年計劃建設20萬間長租房。 1月15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表示,要改變政府作為居住用地唯一供應者的情況,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和城市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完善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土地制度,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了解到,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試點已經在多地展開。 |
相關閱讀:
- [ 01-22]二三線城市購房政策松動 樓市或有可能出現反彈
- [ 01-19]樓市走出高溫高熱 北京二手房價環比連跌八個月
- [ 01-18]2017年樓市平穩收官 15個熱點城市房價漸回理性
- [ 01-15]部分城市樓市放松限制引關注 業內:微調不必過度解讀
- [ 01-12]用房留人不只能實現雙贏
- [ 01-12]開年樓市觀察:地方調控精準化 租房落戶再擴圍
- [ 01-11]情人節“撞上”年廿九 香港年花銷售預計升一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