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分類調控新措施】 1998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呈現周期性潮起潮落,房價也跟隨出現“脈沖式”上揚,熱點城市“平穩一年、暴漲一年、冰凍一年”幾乎成了一種規律。采訪中,相關專家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只有落實好“分類調控”、“房住不炒”、“精準施策”等要求,才有望打破周期漲跌規律,進入平穩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 在他們看來,房地產是我國現階段重要的樞紐產業和先導產業,聯結上下游幾十個產業和大量從業者,住宅商業地價長期補貼工業用地,可謂貢獻巨大、地位重要。但是住房又關系到每一個人,極易形成輿論熱點。 特別是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一線和少數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而一個時期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往往寄希望于短期內給市場降溫,加上一些城市不顧實際條件搞“一刀切”,政策層層加碼,導致“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被動局面。 專家認為,一些二線城市傳統產業比重大,創新經濟不足,需要大力引進創新人才,而限制落戶限制購房的政策恰恰阻擋了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進入。“特別是有些三、四線城市,也對人才進入設置各種門檻,比如要求非當地居民能提供3年及以上社保和繳稅證明的才能落戶和購房。” “我國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商品房銷售量連續3年增長,2017年達到了17.5億平方米,創出新高。”中指院華東區陳晟向本刊記者表示,在“房住不炒”、“租購并舉”等各項政策作用下,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因此,他建議,各地在下一階段的樓市調控中切記不能再走“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老路,不能因為市場出現低谷就在首付成數、貸款利率、購買資格等方面全面放松,那樣極易形成價格暴漲預期,巨大的套利空間吸引游資進入擾亂市場。 專家最后強調,應該按照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的“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等要求,搭建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四梁八柱”,推進市場平穩發展,引導市場機制發揮更好的調節作用。 刊于《瞭望》2018年第1期 原題《高質量“城市化”主導樓市調控》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鄧華寧 |
相關閱讀:
- [ 01-22]二三線城市購房政策松動 樓市或有可能出現反彈
- [ 01-19]樓市走出高溫高熱 北京二手房價環比連跌八個月
- [ 01-18]2017年樓市平穩收官 15個熱點城市房價漸回理性
- [ 01-15]部分城市樓市放松限制引關注 業內:微調不必過度解讀
- [ 01-12]用房留人不只能實現雙贏
- [ 01-12]開年樓市觀察:地方調控精準化 租房落戶再擴圍
- [ 01-11]情人節“撞上”年廿九 香港年花銷售預計升一成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